声起时,满镇泠泠悦耳。”
“许多年轻男子和大姑娘,互赠铃铛,以示定情,但凡街上佩戴铃铛挂饰的男女,必是各有归宿的,水乡的规矩,这样的姑娘和青年,别人不可再惦记。”
“有一句是说铃铛的,‘心有所念,必得回响’。”
沈顷说着,掂了掂手里瓷娃,笑睨身边的娇娘子。
“福娃揣铃铛,自是祝愿带他回家的娇娘子,能所念得回响,心愿得偿。”
苏黛听他说的头头是道,如今也明白了这对瓷娃娃的寓意。
一时耳根儿发热,纤长玉颈梗了梗,竭力面不改色地给自己解说。
“那婆婆的乡音我都听不懂,只觉得这小玩意儿很精致可爱,当地的民俗,小哥倒是懂这么多。”
沈顷眉眼噙笑,牵着她继续前行,漫声说道。
“你在这里呆的久了,时常出来走走,自然慢慢会懂的。”
苏黛听了这话,不由黛眉轻挑,探头打量他神色,试探着问道。
“呆久了?那得呆多久?”
沈顷眼梢浮笑,面上神情没什么波动,“你想呆多久,便呆多久吧。”
苏黛心头一跳,清亮乌黑的眸底掩不住惊喜,樱红唇瓣微张,“真的?”
沈顷薄唇浅勾,“真的。”
左右他在前头挡着,鲁系军也不可能反杀回来,将她养在江的这一头,也没什么不可的。
看看这些离战场如此近,却还能安居乐业丝毫不受影响的水乡百姓。
沈二爷头一次觉得,大概是他太过小心了。
相思之苦,谁又能愿意吃呢?
这样想着,他突然低头看身边的娇娘子,语声含笑补充了一句。
“只要你不想家,便可以在这儿住下去,若是想家了,再安排人送你回去。”
苏黛月眸清黑溢着笑意,挽紧他臂弯,“好!”
听她答应的干脆,似是迫不及待,生怕他反悔似的,沈顷又难免觉得好笑。
“但还有一点...”
苏黛没等他说完,便主动接话,“我知道,小哥不能一直留在这儿陪我,没关系,你自去忙,我一直在这儿等你回来。”
留在离他很近的地方,一有空他就能回来看看她。
这样,苏黛已是很知足了。
这娇娘子乖的令人心软。
沈二爷薄唇微抿,眸光柔和,抬手揉了揉她发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