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青云宗主(2 / 3)

交好?

……

下了值。

李平安托付夜间狱卒,好生照顾柳云龙。

“李爷放心,定不会上刑。”

陈差拨痛快答应,他族叔陈司狱屡屡叮嘱,鼎要尊敬李平安。

一是牢里前辈老人,二则是孤家寡人无所顾忌。

没有软肋的武道高手,比什么都可怕!

来到同福酒铺。

远远听到喧哗热闹声,聂志开办升迁宴,来了不少街坊邻居。

李平安推门进去,正吃席的街坊纷纷打招呼。

“安哥,来这儿吃酒。”

“李爷爷,前几日讲的铁笔判官怎么个结局?”

“三子明知故问,李爷在牢里当值,那铁笔判官一准儿进去了!”

“……”

李平安拱手回应,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了坊间有名有姓的老辈儿人。

“李爷,里边请。”

聂志闻声出来迎接,躬身请到上席,坐的都是坊间胥吏、兵马司同僚。

席间没有正式官员,大家说话也就随意。

李平安落座,左手边是兴化坊坊正,五十多岁的老头,也是席间年岁、辈分最大的老者。

“何叔,近些日坊间是否安定?”

“明君在世,太平年景!”

何坊主说话时,对着东边皇宫方向拱手,不知与哪个官员学来的规矩。

李平安说道:“多亏赵府尹清扫了江湖帮派,没那些欺行霸市的闲汉泼皮,坊间自是清净了许多。”

旁边坐的兵马司孙队正说道:“李爷有所不知,那些帮派可没消失,摇身一变成了武馆,做起了正经生意。”

李平安眉头一挑:“京城武馆可不少,帮派可争不过老师傅!”

“教学徒能有几个钱,人家可看不上这辛苦钱。”

杨队正说道:“那些武馆的学徒,就是以前的帮众,表面上练拳脚拎石锁,暗地里威胁恐吓城中商家。”

“要么家宅不宁生意受损,要么花钱从武馆雇护卫,手段与往日收月银并无不同!”

“武馆打着帮人平事儿的由头勒索钱财,亦或者暗地里威胁商家,强行让其雇佣护卫,种种手段与往日收月例并无不同。”

李平安对此并不奇怪,江湖帮派成了保安公司,后世称之为洗白上岸。

“赵府尹知不知道这事儿?”

“当然知道。”

孙队正指了指头顶:“传闻有朝中大人物发话,说什么存在即合理,莫要扰乱民生之类,赵大人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区区武馆竟能惊动朝廷大员?”

李平安在狱中见多了上三品官员,读书人的高傲已经刻在骨子里,个个瞧不起江湖汉子,说夸张些他们不认为自己是“人”。

朝中大员颁布政令,影响亿万百姓命运变化,与传说中执掌生死的神灵几无区别!

“平安莫不是忘了?”

何坊正压低声说道:“前些年大海在的那帮派,靠山能通天……”

“可不能乱说!”

李平安连忙禁声,此事已成国朝禁忌,妄议者杖刑五十。

何坊正的话也提醒了李平安,大人物愿意低头与小人物打交道,必有所求,而江湖帮派唯一有用的就是武道。

“这世道就是个轮回。”

李平安将此事记下,回头仔细打听,当真有混乱预兆须早做准备。

“吃酒,吃酒。”

杨队正也不愿议论此事,追根溯源与当今有关,话题一转说道:“再过两个月,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花魁选拔,听说今年的已经内定了!”

“还有这等事?”

“细说细说!”

“岂有此理……”

听到聊女人,气氛顿时热烈。

众人纷纷指责怡红院有内幕,又说新开的满月楼、潇湘馆不错,大有后来居上,成为京城第一勾栏的气势。

杨队正笑道:“此事李爷应当知晓,那女子姓许,乃是名门之后。”

李平安沉吟片刻,问道:“莫不是湖山府许通判,此人虚量田亩,为填充鱼鳞册空缺,竟然将百姓的祖坟充数,不久前让镇抚司抓了。”

杨队正点头道:“正是此人之女,天生绝色,又精通琴棋书画。怡红院走了通天的门路,花了天大价钱,才从教坊司买了过来。”

“竟有此等事,必须去瞧瞧!”

“非是为女色,而是去惩治贪官!”

“是极是极,明儿同去怡红院!”

“同去同去,必须去狠狠的批判……”

众人越聊越投机,三五杯酒入腹,约好了明日去怡红院反贪。

贪官在位时咱不敢惹,落马了必须主持正义!

酒至半酣。

老板娘大着肚子走过来,举着杯子说道。

“妾身有孕,不宜饮酒,便以茶代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