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矿石的挖掘工作仍在继续。
还好地下的铜矿石埋藏的不是很深,基本上都在三米左右的深度,属于浅表层的矿脉,适合露天开采。
天然的铜矿中,往往会伴生有一些其他的矿石。
虽然王二狗并不认识那些伴生矿是什么东西,但是不妨碍他仔细的把它们都收集了起来。
因为他知道,与铜矿伴生的,多半也是一些金属,比如铅、锌、锡、铋、钨、钼等。
锡矿石就是铜矿石的伴生矿之一,一般呈带状分布,露出地表的矿脉经过分化和崩解,形成黑褐色带有一定金属光泽的矿石,很容易采集和分辨。
王二狗之所以对铜矿有所了解,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他曾经服役的部队,就驻扎在一处大铜矿不远。
作为连队的厨师,他会经常去矿工们聚集的小镇上采买食材,与那些家伙们混的很熟,经常会听他们讲一些铜矿上的事情。
如何分辨含铜的矿石,以及几种常见的伴生矿,自然而然就被他了解了。
对于此地的铜矿,由于生产工具和人力资源的限制,在现阶段,王二狗等人自然不可能大规模的去挖掘和开发。
人不可能一口气吃成胖子,原始的山部落也不可能一下子能从石器时代进入到青铜时代,哪怕有他王二狗这个bug存在,短时间也不可能。
王二狗目前的想法,就是尽可能的收集一些容易挖掘的铜矿石和伴生矿,尝试着把它们冶炼出来。
然后经过多次实验配比,粗略的掌握一些铜合金的配方,冶炼出青铜合金就足够了。
吃足了没有金属工具的苦头,王二狗是多么希望有一把青铜菜刀啊。
经过十几天的挖掘,在收集了几十筐矿石之后,疯狂挖矿的原始人终于停了下来。
他们接下来的任务,便是建造一个小型的矿窑,用来冶炼这些辛苦挖掘出来的铜矿石。
虽然金属铜在1000多度的高温时才会熔化,但铜矿石中如果有锡的存在,其熔点最低可降到800摄氏度。
这个温度,是木柴燃料可以达到的温度,而且木柴中所含的碳,会把矿石中的铜、锡等还原出来。
山部落陶窑中意外得来的那块红铜,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离铜矿采集场不远处的小山坡,被王二狗定为山部落青铜冶炼厂的厂址。
这个地方不但长着许多不太高大的树木,而且还有一条溪流从小山坡的侧边流过。
既方便采集燃料和水源,又离采矿场不远,地势也相对平缓,是目前建立青铜冶炼厂的理想之地。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山部落探矿队的主要工作,将会围着铜矿冶炼厂展开。
作为首席设计师和技术员,王二狗要负责统筹,规划,设计和建造整个青铜冶炼厂的工作。
建造矿窑的任务由王熹负责,他是山部落陶窑的主管,目前已经熟练掌握了建造陶窑,制造陶器和烧制陶器的全套技术。
他将带领四个原始人,在王二狗的指导下,建造熔炼铜矿石所用的矿窑。
冶炼矿石所用的木材需求庞大,需要多几个人的投入。
王铁柱和石秀,还有其他两名狩猎队员,将会从矿工转变成伐木工,辛苦的为即将燃烧的矿窑准备燃料。
另外两名原始人,则需要每天出去采摘野菜,捕捉猎物,制作食物,为王二狗等人做好后勤支持。
原始的山林之中,野生的动植物资源非常的丰富,山部落的原始人,在陷阱和套索的熟练应用之下,想要获取食物并不困难。
有着建造陶窑的经验,冶炼矿窑建设进行的很顺利。
王喜等人在小山包上先挖出一口深两米竖洞,然后留出半米左右的宽度,沿着竖洞的四周继续挖掘,使它成一个竖炉的形状。
竖炉的缸壁上,开有一个呈喇叭形的、口径5厘米左右的鼓风口,将会安置一个用兽皮制作的鼓风机。
当然这个鼓风机,又是王二狗鼓捣出来的杰作。
竖炉旁设有工作台,用于加料和安放鼓风设置。
竖炉的底部,挖掘有通风沟,出液口和排渣口。
当铜矿石经过高温融化之后,变成液体从出液口流出,余下的矿渣将会从排渣口掏出。
如果不是王二狗当年参加部队驻地的军地共建活动,参观过铜矿企业组织的古代铜矿冶炼遗址展览,听过相关古代青铜冶炼工艺讲解,这么复杂的东西,他还真搞不出来。
冶炼用的矿窑建造完成之后,首先需要试炉点火,一个是测试矿窑的通风是否顺畅,另外一个就是要通过燃烧的高温,使泥土挖掘的竖炉炉壁变得更为坚实。
试炉完成之后,王二狗让人把事先准备好木柴,一层层的架设道矿窑之中,铺两层木材,便铺一层铜矿石,这样层层的堆叠起来,直到整个两米多高的矿窑炉体被填满。
木柴被从矿炉底部点燃,跳动的火苗,随着安置在工作台上兽皮鼓风机的推动,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