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连绵的雨季,终于过去了。
初夏的太阳,放射出炽热的光芒,热情的洒向山林谷地。
沟壑边缘,崖壁之上,火红的杜鹃花一簇簇的肆意的怒放着。
各种灌丛,杂草和树木,在丰富的雨水滋润与温暖的阳光照耀之下,舒展着枝叶,尽情的生长。
各种大大小小的食草动物们,纷纷走出自己的巢穴,在山林谷地中尽情的觅食。
鲜嫩多汁的草芽和树叶,让它们大饱口福。
脱掉冬季厚厚的皮毛,披上夏季里油光水滑的新衣,丰衣足食之下,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发情的味道。
日升月落,山部落的生活仍在一步一步的向前发展着。
石部落的男女老少,经过几个月的共同生活,早已完全融入了山部落之中。
为了区分两个部落的人群,王二狗规定了两个部落的姓氏。
原来石部落的人口,统一都姓石,而山部落的,全部都姓王。
至于为什么姓王而不姓山,王二狗指着那张老虎皮说,老子说姓王就姓王,咱们山部落就是这片山区的山大王。
山部落的老祭司叫王槐,石部落的老祭司叫石奎。
姓氏的区分和统一,极大的方便了整个部落的管理,以让两个部落的融合更加的彻底。
毕竟,通过和谐的男女关系,有了灵与肉的交融,才能诞生健康的下一代。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脉的联系,自然而然的就融合的更加紧密。
“奎长老,我听阿翁说你们很擅长制作石器。”
“大长老说的不错,大首领见笑了,我们原来的部落附近有片大石山,靠山吃山嘛,那些石头就在那里,捡回来敲敲打打就行了。”
老家伙虽然嘴上说的很谦虚,可面上的笑容却难掩得意。
“嗯,制作石器也是一项技术活嘛,奎长老不用谦虚,我对人才一向是很重视的,还希望奎长老发挥余热,给咱们部落多培养一些人才。”
“要的,要的,全靠大首领收留,老朽的这点微薄手艺,自然是要为部落贡献的。”
“那就好,噢,对了,我记得上次帮你们搬家时,是不是带回来许多石器?”
“是的,感谢大首领帮我们带回那些工具,否则我们还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嗯,那些石器都放在哪里了?”
“都上交到部落的仓库里面。”
“喔,知道了。”
王二狗之所以有这次谈话,是今天负责烧陶的王喜报告说,在陶窑的灰烬里发现了一块奇特的石头。
王二狗一看,哪里是什么奇特的石头,那分明是一块铜矿石融化后凝结成的红铜。
红铜的质地较软,具有良好的延展性,稍微敲打,就可以方便的加工成工具和生活用品。
这个发现可不得了,红铜,这可是金属啊,在这个原始的石器时代,发现了一种能够使用的金属,激动的王二狗简直的都要仰天长笑三天。
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可惜没有人能够理解。
在详细的调查了这块意外所得的红铜来源之后,王二狗最终找上了石部落的奎长老。
因为根据调查,最终确定,那块红铜是由一把意外落入陶窑的石斧烧成的。
而这把用来砍柴的石斧,又是从石部落带回来的众多石器工具中的一件……
王二狗急匆匆的拉着石奎祭司,走进了山部落的仓库。
“阿翁,阿翁,快带我去看看那些石器!”
王二狗大声的叫道。
王槐大祭司正在祭台边打瞌睡,听到他的呼喊,眯着眼睛正准备打招呼,看到后面跟着石奎祭司,连忙改了口。
“喔,是狗……大首领啊,你这么急着是要干嘛呀?”
“阿翁,石器,我从石部落带回来的那些石器呢?”
“那些东西啊,都在呢,我都仔细的看管着,你放心,就是王熹那个败家子,一把好好的石斧被他搞丢了。”
王槐老祭司絮絮叨叨。
“嗯,有阿翁管着,我放心着呢……那些石器放在哪儿呀?”
王二狗虽然心中焦急,却又不得不耐着性子和老祭司说话。
谁叫他老人家在山部落里年纪最大,威望最高呢!
“诺,那不就是吗!”
王槐老祭司指了指祭台旁边。
昏暗的山洞角落里,一件件石斧、石锛、石铲、石刀、石镰、石镞、石矛等工具,被整齐的摆放在祭台周围。
在原始部落里,各种石制的生产工具,可是比食物更加宝贵。
因为,有了这些工具,才能增强了人们向自然界作斗争的能力,才有可能获取更多的食物。
而这些石器工具,可不是随随便便那个原始人都能制作的
因为制作它们,不仅需要熟练的技艺,还需要花很长的时间。
从寻找石材,到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