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一件陶器的诞生(2 / 2)

原始干饭人 西部老狼 3146 字 2022-12-23

第二天一大早,王二狗就带着一大帮原始人,去挖掘泥土。

泥土挖回来之后,还不能直接制陶。

王二狗让人在空地上挖了几个大坑,把挖回来的泥土倒入其中,然后用野兽膀胱制作的水袋,运来河水,也倒入坑中的泥土中,并不断的搅拌。

随着加入的河水越来越多,坑中的泥土在搅拌的作用下,渐渐变成了粘稠的泥浆。

泥土中的杂物,一些草根树皮石子什么的,随着不断的搅拌,被分离出来。

捞出无用的杂物,然后把简单处理后的泥浆转移到另外一个经过修整的土坑中。

经过几次重复的劳作之后,原本充满杂质的泥浆已经变得更为粘稠和细腻了。

待泥浆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之后,就可以把它们捞出来,放在石板上进行晾晒,控干水分,成为陶器的原料。

在此期间,王二狗又带着十几个原始人,在离部落不远的山坡上挖掘窑洞。

经过几天的劳作,一个十几米长,两三米宽的大窑洞便挖好了。

在留出放入柴火和陶坯的火门,并建造好相应的烟道之后,一座原始的小型陶窑便完成了。

陶窑经过几次的试烧,在修整了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之后,十几米长的窑壁在高温的烘烤之下,渐渐的变得凝结坚固,有了一点龙窑的模样。

陶胚的制作,对原始人来说并不简单。

晾干大部分水分的陶泥,在经过多次的踩压揉捏之后,很是瓷实,它们被裹成一条条的长泥条,然后沿着一个圆形的泥饼堆砌起来,形成一个泥盆。

在堆砌完成后,会用光滑的骨片,沾上泥水,把泥盆的内外仔细的刮平,让它没有缝隙,变得更为光滑。

这样,一个大瓦盆的陶坯便制作完成了。

这些在王二狗认为比较简单的工作,到了山部落的原始人手里,却闹出了不少的笑话。

不是捏的大泥饼形状各异,就是堆砌的盆沿东倒西歪。

直到王二狗又拉来几十个原始人,练习了一阵子玩泥巴,从中间挑出5名捏的比较好之后,陶胚的制作才走上正轨。

陶胚制作完成,便被运到阴凉处阴干,它们不能被太阳直晒,否则会因为晒出裂纹而报废。

几天之后,阴干的陶胚,被一件件小心的送入陶窑之中,然后在周围的空间里填充好木材,便开始点火。

经过一天一夜的煅烧,密闭陶窑形成的高温,让泥土制成的陶胚,有了神奇的变化!

当从陶窑的灰烬中,捧出那个一人合抱的大瓦盆时,王二狗不由得咧着嘴大笑起来。

10个大瓦盆,直接烧毁了3件,其余6件,各有各的缺点,只有这一个,表面形成一层釉质,敲起来铛铛作响,烧制的完美无缺。

山部落的第一件陶器,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