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玲也为她们姐妹俩高兴了好一会,并表示,车行的工作,今后她会承担更多,让她不用担心车行的事情。
王清澜很是感动,这个拜把子姐姐对她真的是很照顾,别人对她待之以诚,她必百倍甚至千倍以报之。
白夫人给了姐妹俩两天的时间进行上学前的准备。为了节省时间,王清澜在拜师的当晚就赶回了叶家村。将准备在叶家村开自行车生产线的事情和村长说了一下。
老村长听完后,激动的都要哭了。他一直知道这兄妹三人非池中鱼笼中鸟,当时的一个善心举动,竟然给村子带来了这么多的好处,先是引水工程,再是各种优良种子,现在更是在村里办起了自行车生产线,这将会给村里多少人家带来生路啊。
老村长一口答应下来,然后两人就接下来的选址,招工,培训等各个细节做了进一步的探讨,直到子时,两人才打着哈欠,各自回屋休息。
第二天一早,老村长就带着王清澜在村里四处选址,最后选定了王清澜兄妹的茅草屋附近,那里离村里较远,生产线一旦运行,总免不了敲敲打打,动静比较大,离村近了怕影响村民的生活作息,引起他们的不满。
那里还有一条小道方便试车,等自行车制成后,也方便对外运输。选好了址,王清澜又画了一些图纸, 是厂房建设的具体布局。
她非常仔细的将图纸及注意事项和老村长做了详细的交待,并嘱咐他,建厂房时如果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千万不要瞎指挥,可以派人到车行找她,她随叫随到。
至于招工的事情,老村长可以先将消息放出去,尤其是引水工程中肯出力的那些人一定要全部通知到,等厂房建好后,她会带着冶炼大师一起过来选人。
临走时,她又给了老村长建厂房的钱,并嘱咐他,如果不够可以到车行找她。这个举动,又让老村长感动了好一会。兄妹几人信任他啊,啥事还没干,先把钱给他了,他一定得把这事给办好了。
等到王清澜赶回镇上,天已经黑了,这次她学乖了,是骑着自行车往返的,节省了不少时间。当然,这一路骑下来也让她发现了不少问题。
现在的路都是土路,即使是官道,路也不是很平整,自行车的轮子因为减震性能不好,颠得她屁股都疼了。王清澜一边捂着屁股一边想着,自行车还有很大的改造空间啊。
第二天,李美玲找到王清澜,将开业以来的账目给到她过目,并将利润做了分配,留下需要运营的资金,王清澜竟然分到了两千两银子,喜的兄妹三人再次雀跃了很久。
有了这笔银子,他们可以做很多的事情。首先可以买个大点的房子,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还可以在镇上买个铺子,把它租出去收租金,或者再做个其他的营生,如果车行经营不下去,他们还可以有个退路。
又或者买些好点的良田,做生意毕竟有风险,如果亏了,他们还可以种庄稼,至少不会饿死。再不济可以把银子存起来,将来哥哥娶媳妇,妹妹们出嫁都需要钱,而且钱越多越好......
当然,王清澜的心更大,她对现在的交通状况头痛不已,自行车的出世也是因为她想拯救自己的双腿,迫不得已制作出来的。还有就是这落后的通讯状况,还有这到处是坑的土路,还有这一到晚上就只能靠着蜡烛或者油灯才能照明的黑夜......
总之,她有很多想要做的事情,这点钱远远不够,但是这些她都没有跟哥哥和妹妹说,他们生活在古代,对这里的生活早已习以为常,她的很多无奈以及想要这个世界变的更好的心,这兄妹俩无法理解。
吃完饭,王清澜找到了两个铁匠铺的掌柜,将自己准备成立自行车生产线的事情说了,并希望他们能入股。
入股的事情,她已经提前和李美玲沟通过了。自行车需要大量的铁,而铁原料的进货渠道,铁匠铺的老板们是最了解的,即使是李首富也没有他们熟悉。与其重新开辟渠道去订购铁原料,还不如笼络现有的资源。
自行车行的生意火爆,两个铁匠铺的掌柜通过玲澜车行供不应求的零件订单,就知道未来的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再加上她对未来发展的一番描述,这两个掌柜很快就抛掉了犹豫,痛快的答应下来。
叶家村只是玲澜车行建立的第一个自行车生产线,随着生意的不断扩大,在全国各地,还将开展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乃至更多的生产线。
谈好了入股的初步意向,王清澜紧张急躁的心也稍微的落了下来。晚上早早上床美美的睡了一个美容觉。
第二天早上起来,神清气爽,给自己和小玥玥美美的打扮了一番,吃完早饭背着书包就往白府赶。
管家白朗依然早早的就等在了门口,他对这两个聪明可爱又粉妆玉琢的小女娃非常喜欢,知道他们成为了白夫人的徒弟后,还为她们高兴了好一会呢。
白夫人的性子看似温柔,但其实并不太与人亲近。平日里,除了和相公说说话之外,几乎不怎么和外人应酬。如今有了这两个女娃娃的陪伴,或许可以让夫人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