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福利的来源 【求订阅】(2 / 4)

美娱收割者 守德者 6155 字 2016-07-06

运气好了,接个《辛德勒名单》《阿甘正传》之类的,凭借对原著的再创作一炮而红,运气不好了接个《肖申克的救赎》,一通提名然后铩羽而归。

就连学院方面这帮老家伙也推荐凯萨把目标放在这上面,这种不痛不痒的奖最适合目前这个年纪的凯萨了。

最后双方达成了完美的内幕交易,仿佛奖项就这么内定了……想一想其实奥斯卡也就那么回事。

凯萨翻一翻脑中前世的资料库,看看奥斯卡的颁奖情况,可以说重重黑幕深不可测,又可以说个个实至名归,得奖自有一番道理。

比如《魔戒三部曲》它第一部被《美丽心灵》干掉了,第二部被《芝加哥》干掉了,引起了魔戒粉丝的疯狂攻击。

虽然第三部最终开出大满贯,但是魔戒粉丝们始终耿耿于怀,可是在学院的老家伙眼中,你个三部曲还想连拿三次最佳影片是怎么着?你以为你是《教父》啊?

就算是《教父》的1和2都获得了最佳影片,那也不是连着得奖,中间是隔开的。你魔戒倒好,三年连映,跟连续剧似的,还想连拿最佳影片?

至于说《英国病人》和《莎翁情史》这种票房扑成狗却意外得奖的影片,可以说是让学院废了好大一番力气才按住了影迷的躁动。

至于说好莱坞的电影从业者们,反倒是最看得开一帮人,谁都知道得奖不能全靠实力,这里面的猫腻多了去了。

如果说得不到奖就要质疑,就要闹的人尽皆知,那干脆不要干这一行了,去练短跑比较靠谱,激光测名次,误差小于0.0001秒。

可就算是短跑项目裁判搞不了鬼,也架不住人家使用兴奋剂啊?裁判收买了没用,比赛前后尿检的收买了一样可以拿奖拿到手软。

美国那个骑自行车的所谓传奇叫什么“胳膊有劲儿”呃……“阿姆斯特朗”的,不就是靠兴奋剂拿冠军拿到手软吗?结果呢?

如果不是这货自己良心发现自爆了,有哪次是尿检人员揭发出来的吗?

只要干评判、审判、裁判、审核这些活儿的是人类,就不可能有绝对的公平。

为什么在有些国家影视和游戏不分级?分级之后从一刀切的YES和NO变成了弹性十足的18+与18-的区别,拿出作品的相关公司对审核人员的攻关力度会大大降低,大不了退而求其次以18+发售或者上映……

面对这种裁判权大大下降的局面,换个狗在这个部门当官也会选择将分级制拒之门外。

同志们不要紧张,凯萨回忆中的这个国家说的是金胖家。

所以面对这种黑幕,尤其是作为受益方,凯萨欣然的接受了内定。

关键是,即便不内定,1991年的奥斯卡也找不出什么像样的参赛影片来,凯萨当然心安理得的接受这种好处。

这种内幕交易最大的特点就是,双方会随着一次次的交易被紧紧捆绑在一起,成为荣损合一的共同体。

凯萨俱乐部为学院的老家伙们提供来源合理合法的大笔投资红利,甚至让他们的后代也可以受用无尽,他们在大方向上不至于让凯萨名下的电影在奖项上太吃亏,怎么看这都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剧组的搭建和前期各种准备全都是朱迪?福斯特带队完成的,人员还是《低俗小说》的原班人马为主,只不过男主角换成了安东尼?霍普金斯,女主角是朱迪?福斯特自己,导演是乔纳森?戴米。

当然了,作为一个有有风格的导演,乔纳森?戴米答应执导的首要条件就是他要带着自己的班底。

凯萨一口答应了,你爱带谁带谁,除了男女主角不能换,你请随意。

乔纳森?戴米之所以答应执导,也是因为他是托马斯?哈里斯的小说拥趸,当凯萨邀请他执导《沉默》一片,他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唯一让凯萨心里别扭的是,对方没有更换摄影师,使用的仍然是凯萨的御用摄影师皮特,但是却请来了一个日裔的摄影指导塔克?藤本。

这货一般影迷可能不了解他,但是提起他的摄影指导作品和摄影作品,凯萨在前世时就已经如雷贯耳。

《费城故事》《天兆》《第六感》……不提别的影片,光是这三部,凯萨就对皮特下了死命令,玩命学!

既然他是摄影执导,那就必须给我包教包会,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务必榨干他身上的每一分摄影知识。

皮特接到了命令自然是不敢怠慢,他清醒的知道自己成为凯萨的御用摄影师到底是走了什么样的狗屎运。所以没有档期的时候,打着凯萨的旗号在各个片场偷师学艺就是他的度假方式。

如今听说来了级别更高的摄影指导,他当然不会错过机会。

实际上他搞错了一件事,那就是塔克?藤本并没有比皮特高在哪,只是摄影风格完全不同而已。

塔克?藤本更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