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萨最终审核完毕,表示满意,就抓紧拍摄下一场朱尔斯的经典独角戏。
朱尔斯和文森特进入了目标房间,然后文森特快速进入房间最里面的厨房区域,瞬间让两人形成了内外夹击的态势,可以说用地形优势牵制了房间中的所有人。
剩下的几乎就是朱尔斯的独角戏,他彬彬有礼的问候,笑眯眯的吃了目标的汉堡,喝了目标的雪碧,然后目标中躺在沙发上的那位就躺枪了。
朱尔斯一枪打在他的肝脏上,送其上路,然后又口诵圣经经文,和文森特双双把子弹钉在主要目标的身上。
和剪辑后的顺序不同,这里是直接拍摄后半段神迹部分的,所以在拍摄现场简直就是一气呵成。
在这里,凯萨也见识了塞缪尔?杰克逊身为老司机的功力,虽然他不知道塞缪尔其实是被他的处子秀激发了全部能量和热情。
何况,任何演员碰到朱尔斯这段难得的独角戏都会喜不自胜,潜能爆发的。
原版这里有两个BUG,一是子弹发射数量,二是墙上的弹孔。
作为柯尔特忠实粉丝,凯萨早就决定,自己的片子但凡有枪的一定要用柯尔特的产品,所以这次在《低俗小说》里出镜的是“1911A1”和“蟒蛇六英寸”。
原版的穿帮BUG是电影的序章里,朱尔斯的1911打光了子弹后,空仓挂机了,结果在第三章“邦妮的处境”里,同样一个镜头,枪是没有空仓挂机的。
等藏在洗手间的目标冲出来之后,朱尔斯继续开枪,起码又打了两枪。中间没有插入换弹匣的镜头,也没有其他什么交代,结果是,昆汀就这么赤果果的让一把最多八发子弹的标准1911打出了最少十发子弹。
第二穿帮BUG是这样,洗手间冲出来那个哥们拿着一把远超自己体格驾驭力的,“柯尔特蟒蛇马格努姆弹六英寸枪管左轮枪”这位大兄弟冲出洗手间对着黑白双煞举枪就射,瞬间打完了六发子弹,却没有一发子弹打在目标二人身上,被二人举枪击毙。
BUG在于,大兄弟射击之前的镜头上,二人身后的墙上已经有弹孔了,虽然一闪即逝,但是足够人看得清楚。
凯萨是决不允许自己的电影出现这么可怕的BUG的,所以这些镜头绝对拍得格外完美。
而且在这里的弹孔,凯萨也做了调整,原版的话,根据弹道学和二人站位,有一发子弹是必定会击中朱尔斯的。
“大口径马格努姆弹,躯干中间直接命中,结论,当场毙命。”理论上这段话应该出现在警察对朱尔斯做的初步验尸报告中。
然而事实是,这发必须命中躯干的子弹竟然跨越了空间直接打在墙上,朱尔斯毫发无伤。
而根据原版的弹道和站位,文森特是不会挨上任何子弹的。
凯萨做出的改动就是,让文森特的身后墙上也明显的出现一个本该致命的弹孔。
原版因为子弹的位置不一样,两人最后做出不同的选择也就顺理成章了,最后的不同结局也就顺其自然的发生了。
凯萨这一版就要两个人身上同时发生神迹,或者说警告,然后两个人的选择是基于性格差异,而不是因为遭遇了不同的外部条件。
实际上,弹孔这场戏本身就不像朱尔斯想的那么神,大口径马格努姆弹左轮枪的后坐力非常巨大,不是没受过训练的人可以驾驭的,尤其是连续射击,除了带来巨大的后坐力以外,还会让子弹的飞行方向随心所欲……
注意,这里的随心指的是随子弹的心,用这种手炮似的枪连射,子弹的实际弹着点已经跟持枪者没有任何关系了,近距离打不到人太正常了。
从这一点来看,原版的导演昆汀还是没加太多超现实的东西。
凯萨对这部分有不同理解,所以他让文森特也经受了致命弹孔的“拷问”。
既然片子中出现了超现实的东西,就不妨步子迈得再大一点。
让凯萨感到非常可惜的是,塞缪尔的状态正好呢,本应该把这个房间里的戏一口气拍完的。
怎奈到了下午,色温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而降低了,再拍下去,就会出现色温穿帮这种业余BUG了。
色温这东西不是几块反光板加滤镜就能够完美解决的,后期调整就更扯淡了,因为现在的电影技术还不那么发达,不像千禧年之后,有各种胶片转数码然后用于调整的软件,八十年代末,胶片后期调色的难度和成本都够感人的。
凯萨自己可没有这个技术,而调色师的佣金简直就是打劫。
凯萨看了看时间,毅然决定午休,再有半个小时,订的外卖就要送到了。
整个剧组的演员,说实在的只有凯萨最大牌,虽然他只是演员界的菜鸟。
其他的演员中,也就布鲁斯?威利斯能拿得出手,毕竟凭借《马克思?佩恩》和《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