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再次胁迫(2 / 3)

美娱收割者 守德者 3946 字 2016-07-06

话,其中“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也有说法是指技术),一流企业做标准。”这句话绝对排名前三。

这话的问题不大,关键是说这话的人和场合有时候很让人无语。

穿着西装喷着发胶,坐在路边大排档,撸几串死猫肉,等几杯马尿下肚就开始胡喷。

以极大的音量,用挥斥方遒的姿态把这句不知道从哪听来的“惊世之言”夹在前言不搭后语的语境里突兀的说出来,然后用睥睨天下的眼神扫视全场,等待朋友或者同学的赞叹。

这样的场景,在凯萨前世逛夜市路过大排档的时候起码见过两三次。

这句话,凯萨最早也是在这个场合听到的。第一次听,他就差点笑喷了。

现在想想,当初他可能是碰到了某个“叶良辰”或者“赵日天”的高光时刻了,没录下来真是可惜了。

凯萨前世是一个想撸串只肯自己动手,从不在外面吃未知肉类的人。如果他喜欢吃大排档,估计他会遇见更多这种民间经济大师。

实际上索尼和东芝竞争的就是行业标准,谁制定的标准得到世界最广泛的认同,谁就是行业的领头人,可以在与同行业和相关行业巨头的对话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比如当年MPAA觉得VCD不好用,牢骚了两句,索尼、东芝和飞利浦这些公司就得撅着个腚玩命研究DVD。

目前为止,从凯萨收购福克斯的动作中能看出这么多内容的人还没出现。

艾斯纳只是本能的对凯萨的帝国成形感到恐惧,而凯萨的帝国中真正令他不安的除了凯萨本人只有漫威。

迪斯尼每年辛辛苦苦的从童话故事中找素材和灵感,以期能制作出高票房的合家欢类型动画电影。

而且迪斯尼的票房有一部分还是来自童话故事本身的粉丝群体,并不是因为迪斯尼的编剧个个都是大师。

谁也不能否认,漫威的粉丝遍天下!凯萨的入主以及他在漫威发行的新漫画,让漫威在东方也有了巨大的粉丝群体。

如果漫威制作动画电影或者漫改电影……艾斯纳一想到这个就像砸东西。

一周之后,新一轮的摇旗呐喊,让凯萨的FFF公司上市的呼吁又拉开了序幕。

巧合的是,穆迪和标准普尔适时宣布,给凯萨旗下的FFF公司评级为最高级。

在片场封闭拍摄的凯萨原本可以不回应,可是纽交所和纳斯达克纷纷前来“劝降”,可算把凯萨烦透了。

最终他忍不住在片场接受了《洛杉矶时报》记者的采访,声称这是他最后一次就公司上市的问题发表声明。

“上市干什么?给别人分钱?难道我长得像冤大头吗?做慈善我义不容辞,让别人白白得分我的钱?做梦!”

“我最后一次重申,我的FFF公司不贷款、不上市、不接受融资、我不欠别人钱、别人也别想欠我的钱。”

“我不会给任何人把FFF公司从我手里抢走的机会,我也不允许任何FFF脱离我掌控的危险出现。”

“FFF公司只可以有一个舵手,那就是我,我不允许我的视线范围内出现股东或者股民之类的生物对我的经营策略指手画脚。”

“股票的短期波动影响企业长期战略的事情还少吗?有多少企业为了应对股价以及迎合股民而栽了大跟头?”

“那些想逼我上市的人究竟什么居心?我们FFF公司缺钱吗?FFF作为游戏制作、发行、零售一条龙的企业,被很多人称为现金奶牛,我凭什么非得上市融资?”

“他们究竟是为我好,还是想害我?”

“难道全世界就只有我的FFF一家公司业绩好却不上市吗?不上市很奇怪吗?为什么这些人都来围观我,甚至攻击我?”

凯萨这番话最终被《洛杉矶时报》以“他们想害我”为标题,一字不改的原文登出,霎时间引起轩然大波。

看完凯萨的这些话之后,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在两个点。

一,是什么人造舆论非要逼凯萨上市?

二,都有哪些私人公司业绩非常好,却坚持不上市的?

福布斯很快给出了全美十大非上市公司,人们赫然看到科氏工业、玛氏公司、嘉吉公司、克莱斯勒、博克德工程公司、HCA、普华永道、大众超市公司……

一个个如雷贯耳,却没听说哪一家像凯萨的FFF公司这样,多次被人利用舆论逼迫上市……

是凯萨的年纪小、经验少、名气大、目标明显好欺负?

还是FFF这几年的赚钱速度实在是让人太眼红?

又或者是什么见不得人的阴谋?

自从林肯遇刺,美国人对阴谋论的热爱就有点超过一般意义上的强烈,在JFK遇刺和水门事件,让阴谋论在美国已经成了日常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