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又分门别类井然有序地生长着。院南背靠着半山堂有一间单房,上有炊烟升起,房门里飘出来股股熬制中草药的香气。院西则有一株硕大的梧桐树,树下有一蒲团,似乎是长久坐卧,蒲团中间沉陷下去许多。
秦玉想到书中曾说佛陀当年六年苦行却不能得道,在菩提树下静坐数日苦思,终于修行成佛。后人便以为菩提树生来是有佛性的。可是诗中也有说,成佛何须菩提叶,梧桐树下亦参禅!可见这梧桐也是沾染了佛缘的吧。只是不知坐在这梧桐树下参禅者是何人呢?秦玉不禁好奇不已。
她扫望山中小院,远离尘世,清心静谧,植草煮药,不动声色、解人疾苦。戴栩的《题觉海寺庙两首》中怎么说的呢:荒村独往无人识,古寺频来有佛缘,暂借茶炉供煮药,松风绕鼎却冷然。秦玉偏偏喜欢了这份清冷中拨动心弦的暖意,不禁心生欢喜。
趁着这黎明的宁静,她竟兀自坐到了那蒲团上,闭目冥思,任山风吹乱了头发。
片刻之后,待她双目微启,却恍然见一身着青袍僧人立于面前,胸前挂一佛珠,衣服被山风吹得飘摇不定。秦玉愣在空气里,斜歪着头遥望,那僧人同样凝神望着她,一句话不曾说,却仿佛是在等着她打开某处的记忆。许久,秦玉恍然大悟,不禁失声问到:“你?”
那僧人回应似的用手指了指自己的前胸,颔首回到:“我”
此情此景,倒是应了《孔雀东南飞》的那句: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
秦玉呆卧于蒲团上,不知所措,心间有惊心动魄的阵阵涟漪激荡开来。只见那僧人从别处取来一蒲团,静静地坐在了秦玉的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