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折翼而飞(1 / 2)

孽海情天天亦老,情至深处自浅归;无限风光行欲尽,踏过崖际成烟灰!这是一首无题诗,刻在清尘寺一处悬崖的石壁上,没有年代,没有落款,经无数风吹雨打,早已是劣迹斑斑,数不清历经了多少个朝代的风雨洗礼。而这丹色峭壁,一边是青山绿水,赏心悦目,一边是万丈深渊,触目惊心。独独这首无题诗,倒成了山间的点睛之笔,成了清尘寺的一道风景。

再说这清尘寺,实是一座佛山,山间云雾缭绕,香火不断,常有香客来此焚香祈愿。若问来历,不知是在哪朝哪代,山上来了一位采药的和尚,行至此处,看到山间尽是灵草妙药生长,发觉实在是一块宝地,于是便在山上修庙扎院住了下来。采药和尚平时下山行医问病,救人于疾苦,无事便在山间寻草炼药,悟道修行。由于他断尽欲念、苦心行善,于是被人们尊称为离欲大师。大师于123岁圆寂,修成一座尸骨不腐的肉身菩萨,被后人供奉于药师殿内的药师佛旁。在世时集终生智慧与心血编成药界奇书《佰草经》传于后世,后传至谁人之手,不得而知。至于刻在峭壁之上的这首无题诗出自何人之手,有人说是离欲大师所写,有人说是来此修行的一位情僧所刻,因年代久远,却也早已无从考究了。

通往清尘寺的路蜿蜒而曲折,道路两旁是撒落在旷野中的星星点点的村庄,远处则是连绵起伏的山峦,或碧绿,或青灰,在云雾之中虚无缥缈地若隐若现着。

仲夏的风总是粘腻撩人,让人心神不定。然而当驱车驶入通往清尘寺的蜿蜒小路,空气就开始清爽了,水润润、软盈盈,仿佛一下子甩开了烟火的世界。

秦玉自然是耳闻了清尘寺是消愁祛烦、净化心灵的人间佳境,所以尽管是相隔于几百里之外,她毅然是一意孤行,独自驾车,长驱直入直奔清尘寺而来。

一路上,她断断续续的忧伤如粘附的热风穷追不舍、挥之不去,在空气里徘徊不定。若问烦扰深几许?她此时的感觉或许是:可以填满清尘寺的万丈深渊。

蜿蜒辗转中,她驶进了通往清尘寺的小路,只见远处是:缕缕炊烟漫山野,阵阵香雾绕山峦,一层青山一层水,层层叠叠看不完!眼前的风景让她释怀许多,幽净不染之幻境让她不敢再多怀一丝杂念,生怕惊扰了这圣地的清净之处。

正疾驶间,秦玉突然见前方路中央站着一对鸟,是一对黑色的鸟,翅膀上有斑驳的彩色花纹,盈盈亮亮在阳光下泛着五彩斑斓的光,甚是好看。它们就那样翅膀挨着翅膀,紧紧地站在路面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如亲昵地耳语。

秦玉看得有些走神了,待她反应过来时,车已经逼近了,她来不及转向,只是拼命地按着喇叭,一阵刺耳的喇叭声过后,她从后视镜里看到,其中一只鸟完好无损地飞走了,另一只却撞折了翅膀,五彩的花纹翅膀耷拉着,惨叫着躲到田野里去了。

秦玉将车急停在路边,呆呆地望着那一对消失的鸟儿,震惊了几秒,猛然想到了自己,一瞬间,她酸了眼,眼角顿时泪如雨下。

原本看似是一对相亲相爱的精灵,在灾祸面前,一只安然地飞了,另一只却折了翅膀后受伤了。自己不就如同那只折翼的鸟吗?

这恍如一鸣警钟一下子惊醒了她:冥冥之中,原来受伤是注定的。

秦玉突然像个孩子一般坐在车里哭得泣不成声,她抱着自己的双肩,任泪水洒在凌乱的头发上,旁若无人地沉浸在自己悲伤的情绪里不能自拔,她那一段缠绵悱恻却又奇烂无比的故事又浮现在了眼前。

二十七岁的她,已经拖着青春的尾巴在一家出版社摇晃了好多年,长期的诗书生活让她脸上多了一份与世隔绝的神情。

去出版社之前,她怀才不遇又自以为是地在网络世界里潜伏了好久。在一个文学论坛里,她遇到了何相雨—正航出版社的总编。

何相雨被她并不出众的才华吸引,将她从虚无缥缈的网络世界里解救出来,她摇身一变成了正航出版社的编辑。

何相雨甚至帮她出版了她的处女座小说——《挣扎》,虽然效果并没有想象的理想,但是对她来说意义重大,他成了她心中的贵人和知己。于是她倾尽心力地为他做自己可以做的一切,尤其看到他常年孤身一人,她更是成了他生活上的贴心助理,将他的日常生活照料得井井有条。但仅此而已,她从未想过向前造次一步,虽然她对他是如此敬仰,虽然他对她亦是关爱有加。

一次,他带她出去采风,那是一个夏天的傍晚,在度假村一片微风徐徐的草坪上,周围静谧而又安然,旁边的湖水泛着碧绿的波纹,他们坐在一块毯子上谈笑风生。

不知什么时候,何相雨突然从包里掏出一个红本本放在她手上,像个孩子一样期盼而又深情地望着她说:“玉,你能接受一个离异的男人吗?”

他突然的举动让她不知所措起来,她怔住了,感觉自己的脸红得发烫,她用闪烁的目光扫了一眼他手上的红本本,那是一本离婚证。

秦玉的心快要跳到嗓子眼儿了,她似乎明白他想表达什么。她感觉自己几乎要瘫软下来,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