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贫道在此有一事相求(1 / 2)

在一声声歇斯底里的嘶吼声中,那一张张鬼脸在熊熊金焰的焚灭下,化为一缕缕青烟。

随后一个虚幻的身影从火焰中走出。

那是一个和尚,一身白色袈裟,身高八尺,五官俊秀,如果不是光头,那用玉树临风形容再合适不过。

见到这个和尚,老道士大喜。

“洞明道友!”

只见身形虚幻但依旧难掩其俊朗风姿的洞明禅师,双手合十轻声念了声佛号。

“阿弥陀佛。”

随后,洞明禅师转头看向围墙内的武曌一行人,逐一审视过后,洞明禅师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云逸道友,可否告知贫僧,已经过去多少年了?”

“从那场天灾算起,已经过去一千四百余年。”老道士语气沉重。

洞明禅师的状态就像是风中火烛,随时会熄灭。

“一千四百余年……”

洞明禅师仰头看向混沌一片的天幕,脸上露出悲苦的神色,口中无声念叨着。

“我佛慈悲……但慈悲在哪……”

良久,洞明禅师才收敛情绪,向老道士躬身作揖道。

“多谢道友助我脱困于樊笼。”

老道士上前虚抬起洞明禅师,朗声道。

“你我之间,论谢之一字,是不是太生分了。”

“道友所言极是。”

洞明禅师轻笑一声附和了句,随后洞明禅师看着老道士。

老道士似乎知道洞明禅师要做什么,连忙抬手阻止。

“贫道也未能熬到这一线生机,很快就会魂飞魄散,贫道现在的处境,也就比老友你好一点而已。”

闻言,洞明禅师轻叹了口气,随即想起一事,脸色变得郑重起来。

“道友现在可还有余力打杀一头四境饿死鬼,甚至可能是五境鬼差?”

“饿死鬼?鬼差?”老道士一愣。“道友何出此言?”

洞天之中是曾有过一头饿死鬼,那就是他的对头红磷魔头。

但在那场天灾之后,为了洞天内的黎明百姓,免遭于那魔头的毒手。

他便联合数位同道,一起将那魔头斩杀了。

虽然这么做,似乎依旧无法改变洞天内黎明百姓的结局。

在那之后不久,洞天内,失去日月的黎明百姓,在极短的时间内,相继死去。

他也是等洞天内最后一人死去后,才窃取祖师香火,寄生神像之中。

“莫非……”老道士有些不确定道。“那红磷魔头没死?”

“嗯!”

洞明禅师点了点头,郑重道。

“贫僧困于尸鬼体内时,曾与一头魔物数次照面。”

“如今想起,那头魔物赫然是当年的红磷魔头。”

“那魔头不仅没死,如今更是有了从四境饿死鬼破镜跻身五境鬼差的气象。”

老道士神色凝重。“道友此言当真?”

洞明禅师身形缥缈,但神色却极为坚定。

“错不了!贫僧之所以会误以为那是一头魔物,是因为那魔头现在已经处于半疯之间。”

“想来,那魔头当年假死骗过我等耳目,也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这才导致半疯。”

“但不管那魔头是半疯还是彻底疯魔,洞天如今既然与九州天下再次相连,那这魔头就必须死。”

“不然,要是让这魔头侥幸从洞天中脱困,回到九州天下。”

“那对九州天下的黎民百姓来说,将是一场弥天大祸。”

老道士目光闪烁,思虑片刻后,老道士缓缓转头看向武曌一行人。

“诸位小友,贫道在此有一事相求。”

武曌眼神熠熠,九州古语很生涩,但也不是一点都听不懂。

况且,她带进来的七个人中,可是有一位资深的语言学家。

虽然时间仓促,但翻译出一个大概意思还是可以的。

所以,她大致知道这两位“古人”刚刚在说什么。

“道长请讲。”

老道士看向武曌,神色诚挚道。

“贫道想请诸位小友助贫道斩妖除魔,事成之后,贫道必有重谢。”

武曌并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反问道。

“道长,你有几成把握能够斩妖除魔?”

四境饿死鬼?五境鬼差?

武曌不知道这是哪一条神道途径。

但四境,五境这个晋升顺序换成逆序的话,那就是序列6,序列5。

在神道途径中晋升至序列6,序列5的非凡存在,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这种层次的存在,就连军方的资料中都没有出现过。

而这个从神像中复苏的老道士,她还不知道他有几斤几两。

但这个老道士刚刚可是亲口说自己就要魂飞魄散了。

老道士并没有回避武曌的问题,反而很是坦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