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将军府中又迎来皇宫里的人,皇上御前伺候的人安德海安公公,在皇上下朝之后就过来传旨接人了。
“夫人,还请您跟奴才进宫一趟,皇上要见您。”安公公对将军府颇为尊敬,笑着对叶昭说。
安公公如此说着,倒是令叶昭心里一跳。简单的收拾一番,出了府门便看到皇宫来接的轿子,安安稳稳的放在将军府门前。
这个轿子只能坐一个人,新竹欲要跟着叶昭一起去,被安公公拦下了“皇上要见的只是安国夫人,请姑娘放心。”
叶昭坐着轿子到了宫门口,并未停下,又往里面再走了一段路,轿子才停下来,安公公在轿子外面说“已经到了内宫,请安国夫人下轿。”
叶昭往日来皇宫,马车都是停在皇城外,从皇城到内宫门口还有一大段距离,往日都是自己步行过来。
叶昭下了轿子,跟着安公公的指引,往前殿方向而去,叶昭此次是第一次来前殿,路途中遇见的大都是官员。安公公领着叶昭往御书房的方向过去,御书房门前侍卫森严,五步一个飞鱼服带刀侍卫,叶昭不敢乱看低着头来到御书房门口等着,安公公进去通报。
不一会儿,安公公就出来了“安国夫人,皇上有请。”
御书房两侧并无人,金鎏殿上立着两根大柱子,叶昭跪拜行礼“臣妇参见皇上。”
听到龙椅上方的人,传来一句“起身吧。”
叶昭才敢起身,依旧不敢往龙椅的方向看去,低着头听命。
御书房中只有皇上与叶昭两人。
“安国夫人已经来到云州多时,想必云州的风土人情安国夫人已经领略了一二。”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想必安国夫人也知道这个道理。”
皇上这是在敲打她,亦是怀疑她与凌月有往来,叶昭恭敬地低头回答:“是。”
“闻将军明日便到,还请夫人好好照顾将军。朕与阿渊如寻常的叔侄一般,若是阿渊有什么不好开口的,还得劳烦夫人与朕说一说。阿渊自小好武,又聪慧,于军事谋略上的天赋是不可多得的。云州能有安稳的日子,多亏了阿渊。安国夫人,可不要让朕失望啊。”
皇上意欲不明,叶昭只得点头恭敬道:“是,臣妇明白。”
皇上挥退了叶昭,唤来了安公公在跟前伺候。皇上揉了揉额头,叹息道:“风云渐起,朕的皇儿们可要争点气啊。”
安公公安慰道:“皇上放心,咱们的三位皇子,个个都是人中龙凤。”说罢就替皇上换了案前凉掉的茶,重新添了一壶热茶。
皇上想到几位皇子,面色有所缓和,幸儿三位皇子都是不辱使命,虽说不如闻渊那边天赋纵横,但是若是宫中的几位学士加以引导,无一不是太子的好料。
云州国有三位皇子,年纪相差不大,均已成年。云州皇却并未立太子,对于三位皇子向来是一视同仁,并没有过多的偏颇,朝中大臣也分不清皇上到底属意哪位皇子。
故而,太子之位一直闲置着,大臣们也不敢随意提起。若说是按嫡长来分,当属大皇子最有可能,大皇子闻仁奉是帝后所生,又是第一个,即占了嫡,又占了长。
二皇子闻仁和是庄妃所生,庄妃母家有权有势,也是争夺太子之位的不二人选。
至于三皇子闻仁明,谦逊好学,不耻下问,在众多的朝臣之中属三皇子最得人心,但是偏偏三皇子母妃早早逝世,家族给不了一丝帮助,故而众人猜测三皇子大概要提前退出这场夺位之争了。
被众人议论之中的三皇子,已经又重新回到六部学习了,云州的权职若要学习当属与六部,六部是所有信息的集合之地,宫中一有什么庆典喜事,调兵遣将,均是从六部下发的命令。
大皇子在兵部侍郎手下学习,三皇子上次就被兵部侍郎参了一本;三皇子现在是在户部侍郎手下当差,说是学习手底下的人也不敢给几位皇子们做那些呼来唤去的活,只是按时到户部点卯,学不学,学什么都是户部侍郎说了算。
云州能做到六部侍郎的,可不是什么好惹得人物,六部侍郎均有向皇上直谏的权利,你若做得不好做得不对,皇上的案头上就有参你的一本。
兵部侍郎已经被大皇子收买了,三皇子便甚少与兵部来往,只是待在户部学习罢。
户部侍郎是丞相大人的门生,亦是有着大学士之称,户部侍郎早些年是从翰林院里出来的,因户部缺人,被调配过来掌管户部。
户部侍郎脾气不好,手底下的人都是战战兢兢的做事,生怕惹了这位大人的不快。
户部侍郎将炎城的账簿翻来,命人将三皇子请来,而后将账簿递给三皇子,吩咐道:“这是炎城的地方官吏统计上来损毁的物件,以及炎城受战乱的损失,请三皇子核算一番,给老臣一个结果,该拨多少款才能修补好炎城的损失?”
三皇子对户部侍郎很尊敬,接过这本账簿就下去调查了,与他来说能学一些都是来六部的好收获,总比什么都不懂的强百倍。
户部的记事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