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归来(1 / 2)

永康十一年元月二十,武宣侯魏崇勋率领众将士攻打占领雍州的黎国军队,以假死之计迷惑敌人,那黎国三皇子见他们竟然将名动天下的大周名将武宣侯给杀死了,又见大周的士兵精神萎靡,一时竟放松警戒从城中出来,结果被四面八方汹涌而来的大周将士给活抓了。直到被抓住后,黎国三皇子才知道自己中计了,但此时已经为时已晚。

永康十一年二月初五,黎国皇帝派了使臣前来谈判,想要赎回自己最疼爱的儿子。

最终谈判的结果是,大周将黎昇文放回黎国,黎国将雍州归还给大周,保证五十年内两国不再发生战争,另赔给大周白银二十万两,粮食一千旦,骏马一万匹。

消息传出,举国欢庆,永康帝更是龙心大悦,直言道等武宣侯凯旋归来,定要重重犒赏。

也因着这个好消息,永康帝这一个多月来的烦闷心情终于得到了舒缓。

这些事情魏崇勋并没有参与,而是将后续的事情交由几个亲信们处理了,至于他则带着魏青还有几个贴身护卫连夜前往京城。

这一役打得还算顺利,且结束得也比他想象的还要迅速,不过如今的他已经没有心思去想这些了,左右战事已了,此时的他全部心神都在回京城的路上。

踏雪归途路漫漫,寒梅枝头欲滑落。玉门距此万千里,归心似箭在心头。

而远在京城的李安安并不知道,魏崇勋已经在赶回京的路上了,知道边关传来打了胜仗的消息,她也是极为高兴的,只是听刘管家说侯爷还要处理后续的事情,做好兵力的部署,加强对边关的守卫,以防止那些北疆人再来骚扰边关的百姓,等和大军班师回朝至少还要个把月的时间,她多少有些失落。

她想早些见到侯爷,也想让侯爷看看他们的女儿,也不知道侯爷会不会喜欢他们的孩子。

李安安也曾想过魏崇勋会不会嫌弃她生的是个女儿,毕竟就连她爹李大海都嫌弃她不是个儿子,更何况是他们这些高门大户的人家,况且侯爷年纪也不小了,也需要一个儿子来撑起门庭。

魏崇勋回来的时候并没有写信回侯府,毕竟他人已经在归来的途中,寄信件也不见得能有多快。

在经过了十几日的长途跋涉,一行人总算是赶回了京城,虽然魏崇勋此时恨不得就回府,但是他私自回京自然要先进宫同永康帝禀报。

虽知道永康帝不会怪罪于他,但该有的流程还是要遵循的。

“微臣没有跟随大军回京,而是私自提前回来,还请皇上责罚。”魏崇勋跪在永康帝跟前请罪道。

“子恒你这是何意?”永康帝见状忙亲自将人扶起,语气中满含真切:“朕又怎会怪罪于你。”

两人谈论了一番这次与黎国的交战,永康帝见魏崇勋有些心不在焉,怎么会不知道此时他心里在想什么。

他收回话题,带着些揶揄道:“也罢,子恒你的心早已不在朕这里了,朕就不留你多说话,快些归家去吧。”

“微臣遵旨。”被永康帝道出心事,魏崇勋多少有些不好意思,但既然皇上如此体谅他,他也不会推辞,毕竟现在他心中的确很想快些回府。

“子恒,宫宴发生的那件事是朕对不住你,你莫要怨朕。”就在魏崇勋准备离开时,永康帝最终还是忍不住说出了他心底的担忧。

“怎会,臣知晓皇上的为人,况且此事也并非皇上之过。”魏崇勋淡淡开口。

“如今瑶光已被送去看守皇陵,此生不会再回京城,也算是对你的一个交代,只你莫要嫌弃朕的处罚太轻即可。”这也是永康帝最担心的问题,怕寒了好兄弟的心。

“微臣知晓皇上的难处,并没有对这个处罚不满。”魏崇勋表示理解他的做法,正是因为理解,所以才没有说什么。

当初永康帝的生母慈安太后崩逝前最放不下心的就是她那娇纵的小女儿,曾让永康帝发誓不论日后褚瑶光做了什么出格的事,只要不危及大周的江山,就不能伤害她的性命。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更何况是金口玉言的皇帝,永康帝能这么惩罚褚瑶光已经算是给他一个交代了。

伴君如伴虎,哪怕知道永康帝是真的把他看做亲兄弟,但他就算对他的处置不满,他也不会当着他的面表现出来的,毕竟他也不是个傻子。

这世上想要让一个人无声无息的死去,这事在容易不过。

只可惜的是魏崇勋还没有付出行动,褚瑶光自己就先忍受不了守皇陵的辛苦而自尽了,正好也省得脏了他的手。

此时的魏崇勋暂时没有心神去想其他,只想着能快些回到侯府。

为了能早一刻钟回到侯府,魏崇勋甚至连马车都没坐,直接骑着马穿过了繁华热闹的街道,最终来到了他熟悉的府门前。

早在魏崇勋进宫时,魏青便已经提前回府了,他将侯爷回京的消息告知了李安安和刘管家,所以魏崇勋回来的时候,府里的众人就已经出来迎接他了。

别看武宣侯府没有几个主子,但是下人也有几十来号人,不过就算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