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战事起(1 / 2)

按理说李安安给主母敬过茶,她姨娘的身份算是名正言顺了,她今日本该高兴才是,可是她的好心情因着刘管家说的话,瞬间就没有了。

“刘管家,你是说侯爷要去边关?”听刘管家过来告诉她这件事情时,李安安还一脸不确定。

“千真万确,方才魏青遣了人回来说的,情况紧急,让赶紧给侯爷收拾行装,估摸着今日就连夜赶往边关。”刘管家回答道。

其实他接到消息时也觉得难以接受,毕竟这还有二十多天就要过年了,侯爷突然要去边关,这年肯定过不上了。

“怎的这般突然。”李安安只觉得事情发生得太过突然了,一点也没有给人准备的余地。

“唉,这都怪那些北疆人,总爱挑事,连过年都不得安生。”刘管家叹气道。

“既然管家还要给侯爷收拾行囊,那我就不耽误您了,还是侯爷的正事要紧。”李安安听他这么说,虽想问他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是要和北疆打仗吗?

不过知道刘管家有正事要忙,她也不好意思打扰他,况且这些公务上的事她哪怕在没有常识,也知道这不是她一个后宅女子该询问的。

“遵命。”刘管家应道,临走前还不忘叮嘱李安安:“时间匆忙,侯爷说不准直接就奔赴边关不回府里了,姨娘早些休息,莫要太过担心。”

李安安自是应是,只是她这会儿哪里还能睡得着,回了听风院后,她躺在床上,心里却还在想着侯爷要离开的事情,久久无法入眠。

哪怕是李安安这样的农家女子,也是知道那些北疆人的残暴,也知晓北疆与她们大周素来有嫌隙。北疆以游牧为生,物资本就不比她们大周富饶,特别是到了冬季,天寒地冻的,那些北疆人缺少越冬的粮食衣物,便来抢掠他们邻国的物资,以此来度过难熬的冬季。只那些北疆人只是抢夺物资也就罢了,连带着那些年轻的女子也一并抢夺,那些百姓们胆敢反抗不从的更是被直接打死,毫无半点人性。

与大周朝相邻的国家有三个,其中他们大周与北疆的矛盾冲突尤为激烈,几乎每年都有好几次摩擦,提起北疆人,老百姓们无不愤怒,是大周百姓人人同仇敌忾的存在。

一想到侯爷要去与那些凶残的北疆人打仗,她就担心不已,他要是出了什么事,那她和孩子该怎么办,一想到这,她心里只觉得十分担忧。

如果可以,她多希望他不要去边关,留下来陪她,陪着他们的孩子出生。

只是李安安心里再清楚不过,这只是她的妄想罢了,他身为大周的将军,守护百姓,捍卫大周疆土是他的责任,边关那里有那么多的战士和百姓在等着他去拯救,她又怎可这般自私,只为满足自己的私欲。

此时已是夜深人静,窗外漆黑一片,只天上那一轮明月高悬于天际,周围点缀点点繁星,穿过树阴,漏下一地闪闪烁烁的碎玉。

魏崇勋是在亥时接到来自边关的消息,他还未来得及交代一声,永康帝的传召就到了,他匆匆赶到御书房,里头除了帝王外,还有兵部尚书徐庚年也在。

魏崇勋恭敬的向永康帝行礼后,又与徐庚年打了声招呼,这才谈起了正事。

“边关的消息微臣已经知晓了,不知皇上有何打算。”

“那北疆莫不是以为我大周无人不成,简直是胆大包天!”虽在魏崇勋到来前早已经发作了一通,但闻言永康帝仍是十分震怒。

“请皇上息怒。”见状一旁立着的徐庚年连忙跪下请罪:“都是臣没能管教好臣那外甥,让他这般行事莽撞,这才酿成今日之祸。”

“这边关离京城半个月的马程,那高锋做什么你又如何知晓,此事怨不得你。”永康帝虽恼怒那高锋指挥失误,致使整个雍州沦陷,但他也知此事都是那高锋造成的,与旁人无关,所以并未迁怒于徐庚年。

边关快马加急,整个雍州城沦陷,北疆的军队进到雍州城内肆意抢掠,百姓死伤无数,而造成这一局面的正是那驻守雍州的将领高锋之过。

据边关传来的消息说,今年北疆那边因为干旱导致他们粮食物资紧缺,加上今年他们遭遇了百年难遇的暴风雪,造成了不少北疆人被冻死,于是他们便打起了去掠夺其他国家粮食的主意。一开始他们只是在周边的村落抢掠,但渐渐地便不满足起来,开始向更大的城镇扩展,而这一行为自然是被戍边的将军高锋所悉知。作为大周的将士,自然是以守卫边关的疆域以及那里的百姓为己任,而在他管理的地界上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他自是要反击回去,将那些强盗赶回他们的老巢。

只是高锋太过盲目自信,自以为探寻到了那伙北疆人的动向,带着雍州城近八成的兵力去围剿,结果中了敌人的调虎离山计,在他们紧追着对方之时,雍州城却被另一伙人给偷袭了,对方有四十万兵马,而此时的雍州城内只留有十万兵力,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

而高锋带着一众将士追了将近一个时辰,也没能追上那群北疆人,众所周知北疆人擅长骑射,各个都是马上好手,虽然大周的将士们也不逊色,但比起北疆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