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人牙子上门(1 / 2)

整个李家村谁不知道,李大海家的女儿长得跟朵花儿似的,可惜小姑娘长得虽好,但却是个苦命的人。

在李安安五岁的时候,母亲就因病去世了,父亲李大海没两年就续娶了村东头的张寡妇。

都说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这后娘连个孩子都还没给李大海生呢,李大海的心就偏得没边了,自个儿的亲闺女不疼,反倒是对张寡妇前头带来的儿子疼爱有加。

“这李大海莫不是被猪油蒙了心不成。”对此村里人议论纷纷,觉得李大海是个傻的,自己的亲骨肉不心疼,任由着后娘和继兄磋磨。

“毕竟是个丫头片子,早晚都是要嫁人的,李大海日后还得靠儿子养老送终,肯定得对儿子好一点。”有的人反而表示理解,觉得继子虽不是李大海亲生的,但也改了姓氏,喊他爹 ,可不跟自个儿子一样么,姑娘家家的早晚要嫁人,哪里指望得上。

这句话大家伙都是赞成的,谁家不是这样子,女儿都是赔钱货,哪有儿子金贵,且哪家的女娃娃不是小小年纪便操持家务,帮家里干活照顾弟弟妹妹。

不过话虽这么说,可是每次看到李安安那瘦弱的小身板,大家伙又忍不住心生怜惜,心里想着这要是自个儿闺女生得这般好样貌,肯定舍不得这般对待。

要不是李安安是大家从小看着长大的,都不敢相信长相普普通通的李大海竟然能生出个如花似玉的女儿来。想来是随了她那早逝的生母,毕竟那刘氏可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美人,要不是李大海他爹救过刘氏父亲的命,哪轮得到他娶刘氏那样的美人。

李安安虽然已经十四岁了,但由于长期吃不饱又干太多重活,长得比同龄人要小不少,看起来像个十二三岁的样子。小姑娘模样虽还未长开,但看着比她娘刘氏只怕还要好看几分。

有的人就是天生的美人胚子,即使吃得不好,又经常干活晒太阳,但李安安却还是全村最白净的。要不是手有些粗糙,穿的也是打了好几个补丁的粗布衣服,说是富贵人家的小姐都有人信。

不过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也就能图个温饱而已,哪里有多余的粮食接济。

而村民们口中可怜的小丫头李安安,此时正背着一篓子猪草回来,那篓子长得极大,看着比小姑娘还要大上不少。虽然一篓子猪草对于大人来说也不算太重,比不得柴火那般都是实打实的,但这个重量背回来对于一个十四岁的半大姑娘来说也是够呛,更何况李安安长得比同龄人还要瘦弱几分。

虽然猪草每天早上都要割上一篓子,按理来说早该习惯了的,但继母张氏太过苛刻,根本不给她吃饱,早上就喝了一碗稀得都数得出碗里有几粒米的粥汤,哪有什么力气。

一路上走走停停了好几次,才艰难的把猪草背回来。

李安安刚到院子里,就听见屋里传来说话声,想来是家里来客人了。

不过她并未在意,左右都与她无关。

李安安将猪草从篓子里拿出来,准备剁碎了喂猪。

李家养了两头大黑猪,长得肥头大耳的,吃得也多,这一大篓子也就能顶它们一日的饭量。

就在李安安剁着猪草时,屋里的人也已经交谈完毕,推开门从里面走出来。经过院子的时候,看见正在干活的李安安,便停了下来。

“想来这位就是你家闺女吧,模样倒是生得俊俏,我就没有见过生得比她还要标致的。”

听到声音,李安安抬头便看见一个穿着一身布裙,头戴珠钗,手腕上还戴着个鎏金镯子的中年妇人,那妇人穿着比村长家媳妇还要气派几分,一看就不是寻常的村妇。

“虽看着小了点,但这个年纪在乡下嫁人的也大有人在。”那妇人面上多了几分笑容,显然十分满意,年岁小有年岁小的好处,还在长身体的年纪,精心教养个两年,肯定比养在乡野村子里要出落得更好看些,而且性子也更容易调教。

“你说的事我应下了。”她心里高兴,觉得没有白跑这一趟,原先她还觉得这村里头的姑娘还能生得有多好看,别不是这张氏诓她,如今总算放下心来。

“那就谢谢婶子了。”张氏也是满脸笑意,亲自将人送到了门口,临了还不忘提醒道:“明日婶子可要早点过来。”

“那是自然。”那妇人点头应到,但心里却十分瞧不上,这得多急着卖闺女啊,竟然连一刻都等不得了。

等那妇人出了门,张氏这才笑眯眯的走进来,等走过李安安身旁时停下了脚步。

“安安,你知道刚刚那大婶是谁不?”

“不知道。”李安安头也不抬,继续剁着手中的猪草。

“那可是我们宁河县有名的人牙子,我们这十里八乡谁家要是雇人,都是这柳婆子介绍的。”张氏说着,心里也是十分得意,这柳婆子可是她托了关系才请来的,虽然她不喜欢继女,但不可否认,继女生得的确貌美。

本来她想着等到了年纪,就把人嫁出去赚点彩礼钱,但谁知道这丫头越长越标致,便动了歪心思。且若非儿子看上的姑娘家里要的彩礼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