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干活的人发完棉袄后,苏母就开始在杨秋禾耳边念叨:“这得多少钱啊,这钱还没挣呢,咋能都花出去呢,等和顺回来一定让他多管管你。”
“娘,大家干活要是生病了,受伤了,咱们家不得给补偿啊。”
苏悠悠上前搂着苏母的腰帮杨秋禾解围:“奶奶,你低头,悠悠跟你说个秘密。”
苏母蹲下身子,搂着苏悠悠说:“小悠悠有啥秘密跟奶奶说呀。”
“偷偷告诉你哦,这些棉袄一套才花了三十文买的,奶奶你说我们贵一点卖给外村人能行不?”
苏母震惊了,她抱着苏悠悠站起来走向杨秋禾问她这是不是真的。
杨秋禾表示这个价格是真的,而且还说这样的衣服还有五千件,可以让村里没事儿的妇人结伴去别的村卖棉袄,不用多收,就五十文一套卖出去,还能挣二十文呢。
剩下的将近一万五千件都放在了苏棣华的空间里,好在现代家的客厅够大,不然还真放不下。
苏母可不同意,抬手拍了一下杨秋禾:“你傻啊,你三十文收的,你再让村里人三十文买,你赚吆喝啊,不行不行。”
杨秋禾其实本来没打算多赚村里人钱,而且苏母也不知道这些实际上是十四文一套。最后杨秋禾说那就一套赚五文,苏母虽然觉得还是亏了,但也没再说什么。
苏母放下苏悠悠就火急火燎的跑到村里头把那些妇女们叫到了苏悠悠家里,来讨论这个事儿。
等妇女们到齐了,苏和顺也带着自己姐姐和姐夫一块儿到家了。
苏禾苗一听自家小侄女被绑架了就着急上火,今儿个本来也是要回来看看的,正好苏和顺来了,就一起回村了。
苏禾苗的丈夫柳华是隔壁柳家村的人,读过四年书,就去当学徒了,现在是个小掌柜。柳华有着读书人特有的书卷气,又夹杂着商人的圆滑,反正苏和顺在跟他一路上聊天中越来越欣赏这个姐夫了。
下驴车的时候,柳华小心翼翼的扶着苏禾苗,嘴里念叨着:“娘子,小心。”
苏母一看见女儿女婿这么恩爱,笑的眼睛都成了一条缝了。
柳华小心翼翼的搀扶着苏禾苗走到苏母身旁道:“娘。”
苏禾苗抱着苏母的手臂撒娇的说:“娘,女儿回来了,你想我不?”
苏母高兴的眉毛都一抖一抖的:“想,可想了,你们咋不把我两个小外孙带过来啊。”
柳华道:“这不禾苗又有孕了,两个小子就在家让我娘带着。”
苏母听到这个消息一喜:“哎呦,这可真是个好消息,快进屋坐,正好村里的老婆子们都在咱家商量事儿,你们俩也听听。”
苏母其实是想带着女婿家一起做这个买卖的,柳华家里就一个老母,家里全靠柳华当掌柜的挣钱,一个月没挣多少钱还总是补贴苏家,这回他们有好事了,可是也想带我他们家的。本来想着让女儿跟着她干,结果现在怀孕了,只能让女婿站在门口听听,看看他这个掌柜的有什么别的想法了。
苏禾苗一进屋就跟杨秋禾这个弟妹寒暄,又抱着苏悠悠亲了亲,一个劲的说着“我家囡囡受惊吓了”,还从衣袖里拿出一个穿着红绳的平安符,让苏悠悠戴上,可见这个姑姑是多喜欢苏悠悠了。
苏禾苗也知道这么多人等着是要说正事儿,也就不继续寒暄了。苏母就开始跟大家说正事了。
“大家都知道和顺家的给你们家来干活的男人都发了棉袄棉裤吧!”
李大娘赶紧回道:“知道呢,知道呢,那棉袄棉裤做工可真的好还厚实,真是让和顺家的破费了啊。”
其他大娘们也纷纷应和,一个劲的夸杨秋禾。
苏母接着道:“念着和顺家的好就行。现在咱们要说的就是这棉袄棉裤,这是和顺从一个落魄的布商那低价买来的。”这是杨秋禾给的说辞,反正都把解释不了的便宜东西推给落魄,破产的人身上,这招屡试不爽。
“和顺家的出了个咱们共同赚钱的主意。”说完苏母还顿了顿,等下面人都等不及了才接着道:“他们三十四文进的一套,卖给你们一套三十五文,不过分吧!”
众人一听这个价格,真是便宜到裤腰里了啊,赶忙回道:“不过分不过分,这还是我们占便宜了呢。”
杨秋禾一开始就跟苏母说过,她来说具体什么办法赚钱,所以苏母紧接着就对杨秋禾说:“秋禾,来你说说到底让她们怎么卖。”
“你们三十五文一套拿货,八个人一组,这个组里必须至少有两个男人,这样起冲突后可以有人撑腰。怎么组合看你们自己,一套必须定价卖五十文,不能多卖,你们想这大冬天的得冻死多少人,你们五十文这么便宜卖给他们,可是能救人命的,你们这是在做既挣钱又救人的善事啊,可不就是在给自家积德行善么。”
本来还不乐意定价销售的人一听是积德行善的好事儿态度就一百八十度大转变,连连跟杨秋禾保证一定不高价卖。
这个时代的人很是迷信的,就从苏禾苗给苏悠悠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