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村长苏有林回来了,通知村里人来大树下开会。
苏有林是苏有年的大堂哥,这个村子里的人都是亲戚。一来到大树下,众人寒暄,什么大嫂子二嫂子的,什么二叔三伯的,吵吵嚷嚷让人头疼。
这时苏村长站在大树旁边搭建的高台上,拿出每次开大会都会用到的铜锣—铛、铛、铛。
“大家静一静,静一静。”
众人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大家都听说了苏和顺要开作坊的事儿了吧,今儿个就说这个事儿,苏和顺上来讲一下。”
众人哗啦啦的鼓掌声响起。
苏和顺爬上高台,抬手压了压,等鼓掌声停了才道:“明天早上村里有力气的男人们来我家建作坊,一天五文钱,包两顿饭,中午有油水,晚上饭没油水但是可以带回家。只要确保第二天有力气干活就行。工钱五天一结算,只要村里人,作坊不大用不了太多的人。”最后这一句话是为了打消那些想叫娘家人的媳妇儿们的念头。
这些老爷们可不想别人过来抢活:“和顺哥,我们这帮老爷们就够用,不用叫别人。”
这帮老爷们儿说完,媳妇们都向自家爷们儿狂翻白眼。
这时苏和顺的大堂哥,也就是村长的儿子苏大齐问道:“和顺,你家砖买了吗?啥时候拉回来?”
“大齐哥,我们家砖买了,人家给送到村口那个山坡上。明天天亮咱们一块儿去搬。”
村里人又问了些问题,便散了,毕竟大冬天的太冷了。
第二天寅时末,村里的汉子基本上都来了,苏和顺早早等在门口等他们来,看他们人差不多到齐了便跟他们一块儿去搬砖了。
砖其实是寅时初苏和顺带着迷迷糊糊苏悠悠去村口的山坡上现买的,一共只花了十五两。
苏悠悠心里苦,这天冷的披着大棉袄出门都能被冻硬了,天还没亮就被背到村口买砖头。
“商城啊~不能让我爹或者我娘绑定商城吗,总是把我带走下单,我也很苦呀~”苏悠悠哀怨着。
商城升级中,勿扰!
苏悠悠眼前就出现了这么几个字,气的她在被窝里翻了个身睡着了…睡着了?好吧,生气的方式真独特。
苏棣华眯开眼睛看着在妹妹哀怨念叨笑了笑,心想:还是小时候可爱。也转头就睡了。
话说苏和顺这头,一群汉子看到这些砖头也挺新奇,这还真是他们没见过的砖头。
苏大齐伸手敲了敲,又向旁边的树干上摔了摔,嘿没裂,随后他就使劲一摔…啪嗒断了。
他可知道砖都是按块儿买的,虽然这批砖便宜,但是这也得不少钱呀。
苏大齐有些歉意的走到苏和顺面前道:“和顺,我刚刚想试试砖头硬度,结果让我给摔碎了。”
苏和顺认为这不是什么大事儿,这一砖头1本来掉地上就容易断,更何况这是冬天呢,便说:“没事儿大齐哥,断了的砖头也能砌墙。”随后转头对大伙儿说:“大家搬砖的时候都小心点,砖头摔了没事儿,人可别摔坏了。”
这句话说的大家心里都一阵熨贴,暗暗下定决心:一定好好干活。
中午杨秋禾带着苏母和苏大嫂一块儿做大锅饭,一天帮忙做两顿饭,跟外面的壮劳力的工资一样。本来苏母还不想要的,实在是杨秋禾说不收就不让帮忙干活,要花钱请别人去。一听这话苏母可不乐意了,钱自家人挣了还是自家的,给别人可就回不来了,最后还是同意一人一天五文钱供两顿饭。而苏大哥也在外头跟别人干活,价钱都是一样的。而且苏母跟苏大哥两口子说,挣的钱只交公中一半,也就是说他们俩人干活,一天能存五文的私房呢,苏大嫂张兰兰可是高兴坏了,干活也特别卖力。
本来苏父也要去盖房子,苏和顺两口子可舍不得自家爹受苦,就安排他去研究手摇和面机了,是不给工资的,反正老头也不在意给不给钱,有活干就行。
一上午都在搬砖头,推车都是在各家借的,好在壮年劳动力很多,一上午刚好搬完。
中午大锅饭是酸菜炖猪肉粉条,猪肉大部分都是肥肉,一锅里有三分之一都是肉,这可把苏母心疼坏了,一个劲说杨秋禾败家,但是无论她怎么念叨,杨秋禾都不改主意,慢慢的也不说了,只求家里人多吃点肉,不能便宜别人。
这可把杨秋禾弄的哭笑不得,这些肉都是让苏悠悠在商城里买的,一共才花了五百文也就是五钱,还真没花多少。
另一个菜就是土豆炖白菜,家常菜,但是架不住里面放了很多猪油呀。这顿饭做的像是把苏母的心肝挖出来了似的。
中午大家伙硬要把砖头搬完才开始吃饭,等大家伙拿着自己家的碗盛好糙米饭坐在饭桌上后,看着搬上来的两大盆菜眼睛都瞪直了。在家里的时候哪里吃的到荤菜呀,每天就是野菜干和糙米粥,家里困难的,粥里都没有几粒儿米。
这顿饭把大家伙吃的肚子滚圆,下午干活就更卖力了。
现在是深冬,再过半个月就过年了,这个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