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阿瞒从窗户上跳下,观察了下四周,果然,只见寝殿西厢房内立着数道书架,上面竹简、帛书无数,借着明朗月光,曹阿瞒发现另有一个宽大案几立在中央,一个香熏炉立在案几旁边,还在悠悠地冒着烟。
这里这么多典籍书卷,太平神箓书卷会在哪里呢?曹阿瞒从怀里掏出个火折子,打开盖子,用力一吹,一缕明火便亮了起来。曹阿瞒暗自庆幸自己高中时代是个理科生,火折子南北朝时候才出现,现在是汉朝,不过作为理科优等生的魏小满,做一个火折子出来,简直信手拈来。
可惜啊可惜,曹阿瞒叹了口气,火折子光度有限,等打完这仗,他回去要想方设法的把电池制作出来,看能不能研究出来手电筒,这样的话,夜里出行或者执行突袭任务就方便了。
在做洛阳北部尉的时候,曹阿瞒就计划着利用现有的工具,制作出来一些武器。毕竟汉朝时候的冶铁炼钢技术已经很发达,尤其高炉炼钢技术远远地领先西方国家!最关键的是西汉时期就有了湿法炼铜,这样的话就为造子弹提供了有利条件!
曹阿瞒常想,如果有一天他曹阿瞒的部队,人手一把AK47,岂不快哉?只是路漫漫其修远兮,没那么容易,慢慢来吧。
当有一天曹阿瞒的关于武器制造的理想终于实现了的时候,他才发现他的对手已经太强大了,强大的让他猝不及防,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曹阿瞒在张角的书房翻找了一阵子,就听到书房的门被推开了,进来了两个小道童。
小道童进来就点燃了书房的烛台,书房里瞬间变得亮堂了起来。曹阿瞒赶忙藏身在书架之后,凝神静气。
过了一会儿,张角便走了进来,他刚沐浴更衣完毕,径直坐在案几上,“取来。”,张角轻声说道。
“谨遵法旨。”小道童转身走向北面墙的玄关,玄关上挂着一幅画,画上是一幅牧牛图:一个牧童骑在一头青牛之上,手里拿着笛子,正放在嘴上吹着。一望无际的青草,青牛悠然自得的低头吃着青草。
小道童走到画前,伸出手,在牛背上轻轻拍了三下,只听得咚咚咚地三声响,画的上方吱吱呀呀地弹出来了一个厚厚的卷轴。道童踮起脚,把卷轴取出来,恭恭敬敬地双手捧着,迈着小碎步快速移动到张角面前,把卷轴递了过去。
曹阿瞒屏住呼吸,定睛望去,他心里猜想,这个卷轴定是太平神箓无遗了。
只见张角把太平神箓书卷恭敬地放在案几上,而后对着太平神箓书卷结结实实地磕了三个头,这才直起身,扣住双手,两手食指拇指合并冲天,嘴里念念有词,仿佛在念咒语。
但曹阿瞒等了多时,以为张角的咒语能触发什么法术,最后却什么也没发生。
正当曹阿瞒看的一头雾水的时候,张角却起身站了起来,他命令道童们去门口守着,没他命令,任何人不得进入。
曹阿瞒蹲在书架之后,认真观察着张角的动向。
张角走到一个用黑色缎布盖着的架子前停下了脚步,只见他用手抓住盖布,轻轻把布从架子上扯了下来。
Oh my god!曹阿瞒看到架子上的摆设,差点忍不住叫出声来!那架子上不是别的东西,全是做化学实验用的试管、滴定管、移液管、量筒量杯、酒精灯、各种药剂等等,密密麻麻地摆满了整个架子!
曹阿瞒惊讶的捂住了嘴巴,什么情况?张角作为一个西汉末年的黄巾军领袖,竟然还是个化学家?这个书房名为存放书简之地,却是个名副其实的化学实验室。
曹阿瞒的大脑飞速地运转着,他明白了,刚才张角口中念念有词并不是在念咒语,而是在举行着某种仪式,他是在给那本太平神箓祈祷呢。这样说来,那太平神箓该不会就是一本化学书吧?!
化学仪器架子底下摆着一张桌子,上面也密密麻麻的放着很多仪器和药瓶。正当曹阿瞒惊讶的时候,张角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了:他把一个围裙一样的麻布围在身上,戴上了一个类似白手套之类的护手,开始做起来化学实验来了。
外面等待曹阿瞒的幽州渠帅邓茂,左等右等不见曹阿瞒从茅厕里出来,便去茅厕里去寻曹阿瞒,“袁公子?袁公子在里面吗?”,邓茂可不敢大声催促,他很清楚,袁绍现在可是他们黄巾军的香饽饽。
叫了许久,里面也没有回应,邓茂怕出意外,慌忙跑进茅厕,才发现里面空无一人。
莫非袁公子如厕结束后,把我给忘了,独自去人公将军府了?邓茂疑惑地挠着头,着急忙慌地跑人公将军府赴命去了。
埋伏在天公将军府府门不远处的典韦等人,看着将军府的大门不断有人进进出出,可是急坏了典韦,他在担心主人会不会出事儿,他手扶腰刀,时刻准备着接应上主人。“唉,我的铁戟要是在手里就好了,可惜冒充难民来这里参军不能带自己的武器,不然就门口这帮护卫,他典韦切瓜斩菜般的就给收拾了。”
曹阿瞒正全神贯注的在张角的化学实验室里看张角做实验,他心想看这老小子到底在搞什么鬼,当然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