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燕再一次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作为一名反腐败部门的干部,不仅要讲政治,更要讲大局!
随后,杜美燕详细将陶森的情况给赵伟做了汇报,并按照赵伟的要求对陶森也就是外号叫“光头强”做了心理画像。
“根据社区周大姐她们对我和张妈讲述陶森的过去,我基本上可以得出陶森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或者多重性格的人,他一方面对人尤其是女人充满戒备之心;另一方面过于高调的处事风格,无处不张扬其优越性。归根到底,陶森的内心是一个极度自卑、缺乏认同感的人。
但同时由于陶森又有着常人没有经历过的往事,加之从小过早失去家庭的温暖,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这就意味着他对这个社会的认知,真善美的判断都来自影视作品,或者还有一些街头艺人的表演,那么对这种人,给他讲什么空洞缥缈的大道理,他是不会接受的,甚至还会有强烈的抵触情绪。说直白点,陶森有着他自己一套生活哲学,信奉的是快意恩仇,讲得就是义气!用一句我们老家的方言来形容陶森,他就是一个袍哥人家。”杜美燕说道。
对于杜美燕的分析,赵伟深感认同,带有启发性得谈了谈他自己的看法。
“对于这个陶森处理环卫工人刮花他汽车这件事,小杜,你是怎么看的?”
“陶森处理这件事,虽然手段有点过激,但给人印象深刻,在小区甚至整个社区都留下一个很好的形象。”杜美燕回答道。
“陶森这样做的目的,或者说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个人认为有两个目的:一是环卫工人是没有经济能力赔偿损失的,即便陶森再怎么表达自己的诉求,甚至最后时态发展到动武,陶森想通过这样的方法让环卫工人赔偿,都是痴人说梦,费力不讨好的事!况且现在的汽车尤其是高档小车都上了车身意外险,对于陶森的损失,大可以通过保险公司得到赔偿,对于他来说,这只是一个电话的事。而他为什么要纠缠环卫工人,摆出一副咄咄逼人的势头,无非就是想告诉大家,我是一个不好惹的主,任何人在找我麻烦之前,先自个上称称一下,有几斤几两;二是既然陶森十分清楚,自己的损失该通过什么渠道得到赔偿,那么他为什么还要用钢管砸环卫工人的小车?小杜,你说为什么?”
“老赵,陶森这样做,除了宣泄一下自己的情绪,更重要个要的是他通过这种方式来告诉大家,他的处事风格就是一报还一报,你打了我一下,我必须还你一下,看得出他这个家伙是个不肯吃亏的主,也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主。”
“燕子,你说得是另一种可能,刚才你也说了陶森这个人具有多重性格,那么你还看出什么?”
“老赵,我就只能看出这些了,其他的,我还真没有想到。”杜美燕有点难为情说道。
“小杜,作为我们查办案件的人,面对我们的调查对象,就要竭尽所能分析出他的内心,这样对我们后期的调查,询问工作都将带来非常大的作用!
对被调查人的心理分析是我们前期必须完成的功课,不能轻易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任何一种可能。打个比方:邻居家的老鼠死了,我们都要分析一下,老鼠如果是被食物撑死的,说明他家家境富裕;如果是被饿死的,说明他家家徒四壁,小偷进去了,都要留着眼泪离开;如果是狗咬死的,说明他家的猫脱岗了。狗干了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事,属于滥用职权,猫放弃了自己的职责,属于失职渎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被调查人,只有我们准备得越是充分,就越能攻破他的心理防线。
而被调查对象也是人,想要让他对我们敞开心扉,唯有触动他的心弦,与他产生共鸣,这些的前提都是建立在对被调查对象的心理认知方面,简单点说,就是读心术。
陶森这样做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他顾忌了环卫工人的脸面,通过一报还一报的方式,看似简单粗暴,但实则简单明了,让环卫工人没有产生愧疚感,从而使得事情得到圆满解决。如果陶森具备了这样的情商,不得不让我们对他高度重视。看似外表大大咧咧,实则心细如发。”
“哇塞,老赵,你太牛皮了!我太崇拜了,请收下我对你犹如长江之水,涛涛不绝的崇拜之情吧!”杜美燕调侃着赵伟,这让赵伟有点始料未及了。
对于这个小自己十几岁的小姑娘,一旦胡言乱语起来,赵伟还真有点招架不住了,或许都是跟张妈学得。赵伟心里叫着苦,最后只好佯装生气,把杜美燕赶回了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