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该有模样(1 / 2)

“叮铃铃,上课时间到了,请同学们回到教室,准备上课。”

也许上课铃声都觉得他俩的争论有点奇葩,就打断了他俩的话题。伴着铃声走进来的是他们的班主任——黄小亚,看到班主任来了,后面围在一起叽叽呱呱的同学也散开了,找到位置坐好了。

当其他老师自我介绍时表学校,黄小亚的自我介绍显得特单调说:“同学们好,我叫黄小亚,是你们的化学老师,往后的日子希望我们和平共处,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和平共处”,祝天雪后来才知道,在这学生叛逆、学霸与学渣共存、老师追求业绩的压力下,这四个字是多么难得,而黄小亚却真的做到了。至少,表面上是做成了。

黄小亚例行性让大家记录上课时间安排和她的手机号码,大家刷刷地记着,就连祝天雪,也慎重地在纸上记下了时间安排和黄小亚的手机号码,写完之后,季坤突然凑过来问:“天雪,你家电话是多少?”

“我家没电话。”祝天雪答。

“不是吧,你家里没电话?!”

“这有什么奇怪的,我们村都没通电。”祝天雪总觉得自己和他还不是那么熟,至少没有熟悉到需要交换家里的电话。

“假期我爸给我买了一部手机,来,需要我的时候,打我手机哈。”季坤好像听不懂祝天雪的拒绝,也好像在炫耀他的手机,在那个很多父母只舍得买小灵通的时代,拥有一部手机,是多么的难得。说着就抢过祝天雪的笔记本,潇洒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和手机号码。

祝天雪想不明白这个男生怎么平白无故地招惹自己,是因为他自来熟么。她转头看着季坤提笔落墨,浑身上下散发出学霸的气质,和那个人有点像。也是因为这个画面,她那颗坚挺的心软了下来。

“呐,有事记得打我的电话哈。”季坤写完之后,把笔记本推到祝天雪面前。

“你的字真好看。”

“那是。”少年眼中的意气风发,像极了那个站在国旗下发言的少年。

被季坤这么打岔,后来黄小亚说了什么,祝天雪一句话都没听进去。只知道黄小亚说:“这个周五我们举行入学的第一次摸底考试,往后的时光每个月都会举行一次。”

祝天雪喜欢考试,因为考试就意味着不用上课,而考多少分,也没人在意。

后来,季坤和几个高大的男生被黄小亚叫了出去,回来时抱了厚厚的一大沓新教材回来。讲台放满了,也放到了第一排同学的桌子上,最后一个抱着书进来的同学看着都排满了书,准备放到宋迪的桌子上时,宋迪头都不抬,停止了写字,把笔一放,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把桌子都给霸满了,那个同学只好尴尬地绕过讲台,放到了另外一边第一排同学的书桌上。

季坤回到座位上,祝天雪低声嘟囔:“怎么那么多教材?”

“七个科目加起来肯定那么多啦。”

“七科?”祝天雪惊讶地喊了出来。

季坤斜眼看了一眼她,“啧啧啧,你是高价生吗?”

“家穷,读不起高价书。”这个怀疑来得不是没道理,但是被别人怀疑,自己心里还是很不爽。

祝天雪最喜欢发新教材,更喜欢给新书包上书皮的过程,以前是买不起现成的书皮,后来是爱上了用牛皮纸包书皮的过程,她包书皮技术越来越熟练了。后来的后来,身边包书皮的人越来越少了,她还坚持着这个仪式。就像她从不舍得在课本上记笔记一样,每个学期每一科都配有一本精美的笔记本。是为了得到那一句“哇,你是怎么做到的,书还保存得和新的一样”,有点像小孩子渴望得到大人“你真棒,衣服还那么干净”的肯定一样。

书本从前往后传,一人拿一本就传到了后面,传到祝天雪的时候,有一本书皮已经破了的,祝天雪挑了一本完好的,就传了下去。

祝天雪突然想起小学四年级吧,新书中也有着一本破了书皮的课本,坐在最后的是一个小女生,她拿到书后,就要求和老师换新书。

老师非但不同意给她换,在讲台上含沙射影的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智者拿出来100元,问,谁想要?在场的每一个都说,我要。智者把它揉成了一团,问,谁想要?在场的也都说,我要。后来智者把它扔地上踩了几脚,问,谁想要?还是所有的人都说,我要。不管书是什么样子的,它的精彩是一样的,你学懂了它,它就是完美的。你不学它,多完好有什么用?”

一段话之后,女孩的心情很低落,满心欢喜地准备拿新书,却领了旧书,开学的第一天好像要被老师拉入黑名单了。

祝天雪回家把这件事告诉妈妈以后,妈妈肯定地说:“你有权利选择新书,妈妈给了钱,消费了,你可以选择最好的。”祝天雪把这话转给了那个女孩,女孩由衷地说“如果你的妈妈是我的妈妈,那多好啊。”

拿到书本之后,祝天雪从书包里拿出准备好的书皮,认真地包了起来。季坤鄙视地说:“竟然还包书皮!”把新教材收进抽屉中,又从书包中拿出旧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