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邓友德的档案(1 / 2)

“叶城,你在看什么呢?”柳倩见叶城眼神飘忽,轻声问道。

叶城心中一动,笑道:“那啥,根据犯罪心理学统计,像这种户外命案,罪犯有较大的概率会在案发后48小时内回到现场查看,重温犯罪快感。2007年,FBl给出过一份对于异常心理支配下相关的研究报告,特别是在狱连环杀手,得出的结论是:27%的异常心理极端谋杀者会回到犯罪现场。所以,我怀疑罪犯就躲在那群人里面......”

听叶城这么一说,身旁的贺鸣等人如临大敌。

“要不拍点照片?回头让微表情专家研究一下,看看哪些人鬼鬼祟祟、哪些人面相不良、哪些人神色可疑、哪些人做贼心虚、哪些人眼神不敢与警察对视......”柳倩反复抓住了重点。

说完就掏出手机对着人群一阵猛拍。

叶城倒不是想用这种方法锁死邱刚,就是为邱刚正式进入警方的视线做个铺垫。

于此同时,随行的几个技侦人员,也是拿起专业相机,咔嚓咔嚓就是一顿狂拍。

看到这一幕,邱刚顾不上向叶城示威,因为他已经吓尿。

草!

不过毕竟是杀过很多次人的老手,邱刚知道,这个时候千万不能露怯。

一旦露怯,就可能被警方列为重点怀疑对象。

心念一动,他不仅不走,也掏出手机装模作样的拍摄起来。

一边拍摄,一边嘴里还在说着什么。

警方这边。

“行了,行了,别拍了,我看都是些记者,大半夜还来这荒郊野外的地方蹲点,人家混口饭吃也不容易。”方立建跳了出来,不以为然道。

柳倩已经有些讨厌他,因此立即回怼道:“亏你还是省里来的专家,难道你不知道27%的异常心理极端谋杀者会回到犯罪现场。所以,很可能罪犯分子就躲在那群人里面,这可是FBI的研究结果。”

方立建噗嗤一下笑了起来。

“你是跟那种野鸡专家学来的吧?自以为看了一些犯罪心理学的资料,就真的成了犯罪心理学的专家?”

“敢做这种案子的家伙,自然心理素质好得很,比狐狸还狡猾,一眼看过去就鬼鬼祟祟的人没这水平。”

“再说了,现在是案发后72小时,凶手要重返案发现场或抛尸现场,昨天前天早来过了,反正我不相信他会来的。”

“没错,他肯定不会来,这种常识性的错误,连那这些野路子专家都知道,人家作为一个完美犯罪者会不知道?”

方立建虽然没有说名字,但眼睛已经盯上了叶城。

“不是我吹捧他,对方之所以犯了这么多案子都没有暴露在警方的视线里,那就证明他心思缜密,怎么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

“我相信头几次犯罪现场,警方也对围观人群做了排查的。算了,不和你这种门外汉争辩这个问题。”

叶城笑而不语。

以前他有没有来现场不知道,但是老子就知道,这次他来了。

因为老子知道犯罪分子是谁?

所以理论再牛逼,也不能代表真相跟实际。

叶城没有搭理邱刚,直接上了柳倩的车,返回市区。

与此同时——

“呼……”

邱刚长长松了口气,刚才他太紧张了,全身血液往头上冲,脑袋眩晕,感觉心脏都快跳出来了。

他点开自己刚刚拍的视频,配了不少文字说明,然后发了一个抖音。

之所以要发抖音,因为他已经算计到,接下来警方说不定就会着手调查这些围观的人群。

自己越表现的像吃瓜群众才正常。

发了抖音,邱刚再次仔仔细细的思索了一下,嗯,问题不大。

只不过......叶城这傻逼为什么会和警察一起?

这畜生活着,始终是个隐患啊!

邱刚眼角微微抽搐,一抹森然杀机,从眼中掠过。

对于邱刚来说,只有死人才没有威胁。

..............

滨海市公安局档案管理中心。

足足有四十几排装档案的柜子。

不需要再动员,几十个刑警已经开始在书山卷海里不知疲倦的翻找起来。

虽然筛选的范围已经框定了。

但足足十年的案卷,时间跨度太大了,工作量也是不小的。

柳倩正忙着给大家煮咖啡、泡酽茶提神。

很多刑警已经不眠不休工作了一二十个小时,现在还不下火线。

在破案电视剧或刑侦小说里,很难直观的感受到警察的工作量,今晚叶城算是亲眼见识了。

就是这么一群人,不畏艰辛,兢兢业业,顶着压力和老婆儿女的埋怨,守护着万家灯火。

甚至于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生命无价,如果不是为了正义,谁又愿意在和平年代舍弃自己的生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