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青梅竹马的故事给我们的印象往往是纯洁,甜蜜。
也许听到这四个字,你的脑中瞬间会弹出诸如两小无猜、天造地设之类的词语。
也许儿时的他们确是如寻常人所说的那样,然而,如今的周韫玉看着不远处正和同桌说说笑笑的吴嘉月,却是丝毫没有感受到这些描述的一点意味。
他们的父母都是年轻时就到大城市来闯荡,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搏出了一片天地,最后,他们成了家,定居在了这片他们付出了半生心血的城市。
巧合的是,两家有着相似际遇的人,是对门的邻居。
就在邻居间家长里短的聊天中,这两对夫妇慢慢意识到他们是如此投缘。话匣子慢慢打开,他们谈论的内容慢慢地从生活的小烦恼,小心酸,逐步发展到工作上的压力,甚至于当这一家爆发了家庭矛盾,另一家就会过来劝和的程度。远离故土,客居异乡的四个上班族,慢慢地建立起了超越友谊的关系——家人。
没错,就是家人,在这个熟悉又陌生的繁华都市里,他们相互扶持,相互帮助,十几年的邻居生活,构成了他们远在他乡的故事核心。
他们的这份美好的友谊同样向下延伸到了他们下一代的两个孩子身上——从小一起打闹着长大的周韫玉和吴嘉月,就在四个大人两家家长的关注下,一点一点变成了现在的翩翩少年和婷婷少女。
尽管从小到大两人带着旁人对青梅竹马的艳羡,带着两人家长的关怀与祝愿,然而到了高中,他们仿佛是一夜之间,就变得生疏了起来。
不知道从何时起,是老师说过不允许早恋的时候?是同学们看着两个人并肩回家,嬉笑着指指点点的时候?慢慢地,他们不再一起回家,在选择座位的时候,他们也会下意识地离对方远一些。
甚至是出门的时候,两扇门同时打开,四目相对之间,两个人的脸在尴尬中飞上一抹嫣红的同时,在生涩地打过招呼后,周韫玉往往会选择默默地在门口磨蹭一会儿,等到吴嘉月慢慢走远,他才会快步跟上——这也导致了他每次到校的时间相当地晚,每天早上都是教导主任和班主任联合说教的苦闷时光。
两个人的家长其实早早地就发现了两人如今相处模式中的怪异,而就当他们各自家庭聊到这方面的内容的时候,两个人的口径也是相当的一致——高中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我们没有时间去处理别的关系。
直到他发现,吴嘉月似乎有了心上人。
慢慢地,即便是他们同时出门,吴嘉月甚至连招呼都不会打,就匆匆地离开了。
更不要说他们现在同时开门的情况越来越少了。
尽管过去吴嘉月在学校里常常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特意选择减少接近甚至是碰面的机会。
然而现在的吴嘉月甚至不会在擦过的瞬间与他对视一眼——哪怕是稍稍转动一下瞳孔。
而吴嘉月和她的同桌聊天中常常提到的那个男性的名字,更是为这份猜想证得了结论。
在过去的十几年生活中,他从未有过这样的感觉,即使他们一直只是保持着朋友的关系,但是就在他意识到吴嘉月的心已经飞向了另一片天空的时候,他的心里似乎就像是少了些什么东西。
这时,班主任从教室外走了进来,拿起板擦重重地敲了敲讲台,便是让正沉浸在放假前闹腾时光的这一群少年少女们转头的转头,坐正的坐正,整间教室就在班主任威严的眼神中安静了下来。
班主任一开口就是各种各样的大道理,劝他们好好学习,下课多问问问题,少说闲话,整栋楼都是他们班的声音之类的。
这正是高二暑假前的班会,接下来班主任又开始长篇大论地讲述着关于暑假安全的内容,尽管这套说法似乎从小学还是初中就会出现在每年的这个时候,但是它至少会给企图做出一些有害生命健康行为的学生以相当的警示。
然而,就在班会即将结束的时候,班主任端起茶杯喝了点水,润了润嗓子后,正准备收拾东西和同学们说再见离开的时候,他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一般,将手中的文件夹竖起来敲了两下讲台,示意再次开始叽叽喳喳小声交流的学生们安静。
“我突然想起来,还有一件事没有说。”
“恭喜我们的迟到王周韫玉同学,在这次期末考试中成功击败了隔壁班的28名同学,成为全校第十二名。”
全班在愣了一阵之后,不知是谁带的头,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周韫玉,这次你成绩直接突入全校第十二,按照尖子班的淘汰制度,你可以顶掉隔壁班的一个人。你这两天好好想想是留在我们班还是去隔壁班吧,一周之内给我答复就行,如果一直不回复……”
“不用了老师,我考虑好了,我决定去隔壁班。”
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吴嘉月,周韫玉似是下定了决心般,对着班主任说道。
“你确定不用和父母商量一下吗?”
“不用,我猜他们对这个结果只会高兴吧。”
“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