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叫什么?”赵元眼前一亮。
“小老儿命贱,无名无姓,别人都叫我老蛮头儿!”
“好,太好了!”
赵元心情大好,本来他还在发愁作坊瓦舍是用土坯还是石头。
现在好了,有了懂得烧窑的老蛮头儿,要是能烧出砖瓦可就省了大事儿。
而且除此之外,他还有一样关乎卫生问题的重要物件迫切想要烧制出来。
是以当即便道:“老蛮头儿,少爷我现在就交给你一件大事。你从府里挑出一些懂得烧制砖瓦,或者有过了解的汉子。去村子后的近山地带,选一处开挖火窑,烧制陶罐砖瓦。”
“谨遵少爷吩咐,能为少爷做事,是小老儿的福气!”
老蛮头儿连忙拉着身后的小孙子扑嗵一声跪了下去,激动得浑身发颤。
他孤苦一生,带着捡来的小孙子四处讨食,从没被人正眼瞧过。
然而现在,竟然被少爷重用,还让他挑选十五个汉子受他支配?
然而更让老蛮头儿震惊的是,少爷接下来竟然又说,等火窑烧制出砖瓦来,还要给府里所有人建造什么红砖大瓦房。
众人再次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这年月吃饱都是奢望,少爷竟说要给他们建造红砖大瓦房?
虽然不知道红砖和青砖有什么区别。
但活了大半辈子,也没见过有哪个主家会给家奴建造房子。
是以也没人当回事,只觉得这是少爷心善的宽慰之言。
这时候,也有人当场提出了质疑。
毕竟开挖砖窑要占用土地,就算是荒地,至少也得村里不反对才行。
“尔等放心,少爷我在赵家村,还是说得上话的!”
以前整个赵家村都是赵家的佃户,赵元的话还是有些分量的。
不过赵元也有些庆幸。
这个时代并没有多么严格的土地使用规定,更没有什么环境污染之类的约束。
只要占用的不是赋税田地,官府一般都是睁只眼闭只眼。
“敢问少爷,那米花团副食作坊做的小食可是甜的?需要饴糖搭配炒制吗?”
就在这时,人群后面的一众女子里,突然走出一个面容白净的妇人。
虽然浑身上下裹着粗布衣衫,但却掩饰不住那丰.满诱.人的玲珑身段儿。
赵元根本没注意人群里还有这样一个风韵少妇。
看得他也不由一怔,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那少妇见状,顿时大喜,上前盈盈一礼:“奴家李桂兰,正好懂得一些饴糖小食的炒制。少爷宽厚仁义,奴家也想如那老蛮头儿一般,为少爷分忧府里的事!”
“好一个李桂兰!”
赵元顿时回过神来:“若真如你所言,副食作坊便交由你来打理也未尝不可!”
这一刻,赵元也才想起牙行黄掌柜说过,很多奴籍人口是来自犯事儿的大户人家。
这李桂兰知书达礼,想来出身要好过其他人。
何况饴糖这种东西,也不是饭都吃不饱的寻常人可以接触到的。
不过让赵元意外的是,随着李桂兰毛遂自荐得到了重用。
人群里顿时又自告奋勇走出了几个人。
这些大多都是穷苦人家出身,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吃饭的本事。
有精通打猎布置陷阱的,有捕过鱼懂得织网的,还有精通种菜的。
甚至还有三个自称花家三姐妹的年轻女子,交代以前在大户人家做过厨房的活儿计。
昨晚的大锅米粥就是她们帮助欣儿熬制的!
“好好好!”赵元连连点头。
当即朝着花家三姐妹笑着道:“以后府里的后厨就交给你们三姐妹了,这可是近百口子的饭菜,担子不轻,你们可以挑些的老妇人帮忙打下手。”
“还有这位老伯,你说你捕过鱼懂得织网,想来对于捕来的鱼获如何存活更久颇有经验了?”赵元又看向另外一个老伯道。
“少爷快别折煞老朽了!”
那老伯顿时受宠若惊躬身道:“老朽虽然姓江名伯,但却受不起老伯这个称谓。嗯,老朽以前替人养过家禽,时长要去捕鱼饲养鸭鹅,所以也知道些保存鱼获的法子。”
“还养过家禽?也捕过渔获?”
赵元一拍大腿,连忙扶起江伯,惊喜无比。
什么叫瞌睡来了送枕头,这就是!
不管是副食作坊,还是天香楼的水产供货,赵元都没有发愁过。
唯独果木烤鸭这道菜的独家供货条款,让他犯了难。
毕竟从别人手里购买成鸭供货没啥利润,自己来养却又耗时费力。
要是能找来懂得养殖的人,他也就有办法放手操作了。
“是的少爷!”
“家父曾给人养过家禽,不说面面俱到,起码没有出过大的纰漏。”
正这时,一群青壮家仆中,走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