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县有多少私塾,多少文人雅士,他们叫什么,爱好又是什么,本殿下俱都要摸得清清楚楚……”
李阿蛮说道。
“伍长崔坤、王伦,这些交给你们,明着来也行;背地里暗访也罢。
“本殿下只要结果,切记不能扰民,身份务必保密,懂……”
崔坤、王伦二人领命,这便出帐,直到此刻,宋远桥望着崔坤、王伦二人的背影,也追了出去,恍如隔世。
“剩下的你们四位俱是队率……”
李阿蛮停顿了一下,他知道那些伍长在队舍里不算是真正的军职,只能算作经验匪浅的老兵,还有许多伍长不在这帐内,他们应该是有离不开的职责在身,不能擅自离岗。
若抽调一名队率对二百名左右的将士进行特训,那这名队率至少得有中郎将的潜质才可。
“马玉、窦英、邓子亮、梁关秋……”
李阿蛮的本意是自己顶替一位队率,可这几位队率背后似乎有着雄厚的家族背景,取舍上,倒成了一件难事。
窦、卫、陈、马、邓、梁、姜是兜玄国的七大名门望族,不知道他们是不是……
“殿下,吾等也想为家国百姓赴汤蹈火,难道我们没有什么具体任务么。”
李阿蛮正思虑间,窦英率先开口。
“窦英,你们四位,若让你抉择出一位不世之才,你选谁……”
李阿蛮深谙家族之争不亚于皇权之斗,自己不能抉择,完全可以丢给他们,面子上好看不说,他们也有毛遂自荐的机会,谁也得罪不了。
“殿下,窦家乃皇亲国戚,实力自不必说,但论才干,卑职推举梁大哥。”
窦英在十位佼佼者中,算是年龄最小的一位,李阿蛮完全没料到,窦家宗亲之子,竟能有此不错的见识,毛遂自荐不如潜龙勿用。
“殿下……”
梁关秋抢道。
“四位队率中,梁某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摧之勇,但论谋略,梁某不如马玉老弟。
“在马队面前,梁某只能算是一介武夫罢了,况且马队曾担任过中郎将,只不过遭小人挡道受了迫害而已,这才被征调为出京队率,隐没了才华。”
听到“担任过中郎将”,李阿蛮眼前一亮,这不正是自己要找的人才么,本殿下需要的不是训练出士兵,需要的是把二百人各个都按中郎将,按校尉培养才行。
“马玉,你抗压么。”
“何为抗压……”
“这抗压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本殿下要削你的职务,以及宗亲之位。”
李阿蛮并没有吓唬马玉,窦皇后的一纸昭书说太子殿下薨毕是很好的挡箭牌,在经济、实力还达不到为兜玄国扛大旗是这段时间,猥琐发育最为重要,这段时期别浪是首要职责。
没有旁支势力的干预和抹杀,经济改革和壮大军事实力才会顺利。
宗亲之位在兜玄国是身份的代表,在每年两次特定的时期春分和冬至下,各个宗亲府邸的管家会高调地送财帛前往各地而拜会自己家的公子少爷,贵胄称这样的行为叫出彰。
窦皇后很看重出彰,尤其身属七大名门望族下的公子少爷,窦皇后会令少府将七大名门望族的府徽制作成一枚小小的铜牌令赐予他们中的佼佼者,三公九卿便会依仗铜牌令的数目按级别分类,为他们派职。
尤其高数者,举孝廉便可以不经过提名过程,由窦皇后亲自御考,再令其直接胜任三公九卿中的高位,鲤鱼跃龙门。
而在实际操作中,下放府徽铜牌令很需要时间,各地的藩爵和三公九卿便会利用这种弊端提前截胡。
他们不期盼这些公子少爷的能力会真正出众,只要能拉拢七大贵胄府邸拥护自己,他们宁肯花大价钱不惜任何代价,也要完成结党营私,拉帮结派。
这便是李阿蛮要削掉马玉宗亲之位的真正原因。
通常,只有在各贵胄的公子少爷英勇牺牲下,朝廷才会削掉宗亲之位,以示作缺位遗憾放弃,他们称之为“出彰未捷”,然后为他们的宗亲府下放大量的抚恤金,表示慰问。
“这……”
马玉的眉头紧皱,眼皮跳上跳下,李阿蛮怕他退却,忙用以退为进的激将法,刺激马玉。
“嗨,还是算了吧,出彰未捷的压力太大,我能够理解你,这种倒霉事情还是让我窦家好男儿……”
李阿蛮一副垂头丧气的表情拿捏到位,遂拍了拍马玉的肩膀,示意他都懂……岂料马玉眼皮一跳,立刻打断了李阿蛮的话语,躬身下拜,“嘭”。
“卑职感念殿下厚爱,愿为殿下出彰未捷,殿下!下命令吧。”
马玉跪地有声,李阿蛮吓了一跳,马玉那一双抱拳哆嗦的手,像是极害怕李阿蛮太子会放弃他,小觑他马氏一门,很是激情。
“好兄弟,未来可期啊。”
李阿蛮露出一双小眼,心说下套了吧,怂蛋得配好茶叶,不然索然无味。
“快快起身,马玉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