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童言无忌(1 / 2)

郇阳县的山路并不好走,山坡上有许多荆棘丛被人掏空,腾出来一条可供行人攀爬的陡坡,尽管两边有遮挡的劲松,一个不小心,行人还是会从劲松的缝隙中掉下悬崖,粉身碎骨。

这是在晚上,只能绕远,这条险道,从事地质考古的李阿蛮在白天还敢趟趟,拗着洛梅,李阿蛮不敢冒险。

从正道绕过缓崖,多耗费了一炷香的功夫,由于山峰崎岖,李阿蛮心里打了鼓儿,晚上的山道真不好认,若非李阿蛮趟过数次,记忆里的林荫石卵路,恐怕会丢。

孩子们与李阿蛮约定的时间是在子时前,他们有父母协同等待,问题该不会大,但让李阿蛮提心吊胆的是,越往深处走,洛梅熟悉夜路的驾轻就熟之劲儿,便与她的年纪,表现得极不相符。

这个年龄段的女孩与相识了不到一周的男子,夜攀陡峰,按理说会害怕,在李阿蛮的那个年代,女孩子遇到这种境况多半会被吓尿,她们怕被欺负,敢不敢望山沟沟里寻,恐怕都得两说。

过了半盏茶时间,李阿蛮上气不接下气,喉咙里喷干火,可赶了这么长的山路,洛梅身轻如燕,一双不穿缎履的玉足,竟丝毫没有慢下来的意思。

远眺了夜色,零星稀疏的松脂火把映入眼帘,亭里的乡亲可能是怕上山扒蝎的妇孺迷失了山路,才挺立起来了木桩,绑好了松脂火把。

孩子们果然守时,他们的约定是在亭里的草棚下不见不散,李阿蛮答应过他们,背好了诗,认出了字,就给他们好吃的。

战祸不断的封建社会真不好,才出芳华正茂的年头,少妇的丰腴犹存不用经过岁月这把杀猪刀,活脱脱就活成了四十出头的老珠黄。

她们伴着孩子照样在等李阿蛮,眼神中就像是在希冀着战火中的汉子能回村一般,要多可怜有多可怜。

古时候的人实在淳朴,心眼没那么多,可能李阿蛮每次来都不空手的原因,她们信任他就像信任活菩萨一样,奉若神明。

几个皮实的孩子倒还好说,李阿蛮这次来给他们带了点宫廷粽子,他们小心翼翼地香几口,就懂事地递给自己的母亲,说什么也不肯自己吃独食。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或许就是这么一代代传下去的,可孩子里面一位稍大些的女孩,像是刚及舞勺岁月,早熟了些,童言无忌。

“大哥哥,阿娘说大哥哥留给家里的黍米量足够买下亭里的三位及笄少女娶做婆姨了。

幼女虽刚过总角,但过几年就能给大哥哥生个大胖小子,阿娘说她情愿把幼女送给大哥哥做个童养媳,服侍大哥哥,做牛做马都行。”

“噗通”一声,幼女的母亲冯氏跪下来磕头,说自己的汉子死在了兵荒马乱里,自己在亭里还算是姿色出众,洗洗给李阿蛮蓄添香火也行,她情愿携着比较白净的女儿给李阿蛮鞍前马后。

“哎呦,你这不是折我的寿么……”

红了脸,李阿蛮抽抽的嘴角,话都说撇了,赶紧搀扶起来冯氏,说道:“快起来,快起来……”

战火连天下的封建女性,沦落成资源,窝在山沟沟里一辈子,连粽子长什么样都没见过,为了糊口饭吃,卖儿卖女也是常有的事。

刻在她们骨子里面的奴性,让李阿蛮无所适从,若母女照收,那岂不等同于畜生不如了。

“冯家婆子,你没看到大善人旁边还有位天仙儿般的姑娘么,你这不是戳他的脊梁骨啊,你我这种二手货,到大善人家里,别人会骂大善人搞破鞋的……”

一位妇人薅过来冯氏遂携往浓夜里的角落,挤眉弄眼,说了半天,冯氏随即就撮弄女儿,去求洛梅。

“大姐姐,你是服侍大善人的荆妻么,是不是生过一男半儿啊,大姐姐快劝劝大哥哥吧,就收下我们母女倆伺候他吧。”

总角年华虽不懂男女之事,但穷怕了的日子,却藏在了身心当中,她晓得富人能够容纳童养媳,却是什么话都敢往外说,阿娘给她讲过,说女子生孩子前,是因为汉子会亲女子的脸一夜,折腾够了,女孩子才算成人。

所以幼女不怕,生孩子而已,只要不穷,什么都行。

“李阿蛮……”

洛梅幽怨的眼神瞟向李阿蛮,薄唇里根本瓢不出话来,幼女哀求李阿蛮的时候还不觉得,现在幼女求自己,问自己是不是生过一男半女,唰的一下,脸颊红出了天际,不知道怎么回好。

“冯家娃,给大善人做小媳妇,大善人会像屯子里的大财主那样揉他婆姨,仙女姐姐见了,会乱发脾气的。”

幼女拽着洛梅的衣襟央求不停,鼻子有些酸楚,熊孩子这会儿不知道哪来的勇气,竟是乱弹琴,旁边的阿母瞅事不对,忙拎起来草履抽他屁股,“啪叽啪叽……”。

反观洛梅,五指不沾阳春水,一听熊孩子说什么揉字,修长的下摆都站立不稳,崩溃地要瘫软在地。

“李阿蛮……”

洛梅没好气地又喊一声,想淬骂他,可发烫的脸,始终温度不减,心乱如麻。

“噗通……”

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