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找到活计,马千里心里不免激动,还起了个大早,不到巳时他就出了门。
一路上,他脑海都充斥着马二婶说的话。
“既然找到了活计,那就认真干,虽说是要拿钱做事,但若是铺子里的其他人,仗着年长就欺压你,娘也不希望你留下来继续干。
受了委屈就回来和娘说,总归家里不少你一口饭吃,伙食差,但也是能饱腹的。”
他暗暗想着,一天十文钱还管饭吃,不比村里的脚夫工钱低,不管是让他做什么,他都想留下来。
马千里不在家里的话,照顾弟弟妹妹的活,就落在他二弟马百里身上。
百里今年十岁,已然十分懂事,懂得照顾两个妹妹。
不过晚上给马老大擦拭身子这活,他力气不够,可能做不了。
就要多辛苦他娘了。
其实,给马老二擦拭身子,不算一个难活。
就是马老二不肯配合,明明能自己翻身的,他就是倔驴,不肯自己翻身。
这个家里,也就马二婶能治马老二了。
马千里叹了口气,希望他爹今天不要发脾气……
路过包子铺,马千里摸了摸空瘪瘪的肚子,加快了步伐。
沈姐姐说了,包吃三顿呢,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吃早饭。
等他到了沈记佳肴,发现宋姐姐居然在带着其他人认字看书!
沈父等人,也发现了这个黑面小子,不过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书页上。
沈佳音见他迟迟没进来,起身去了门外,她挑挑眉,“马千里,来的挺早啊。”
“沈姐姐,你说的巳时来。”
“是巳时来,不过是下半个时辰,其他人比你早来半个时辰,正在看书认字,你……”
沈佳音话锋一转:“你是跟着夫子在私塾念过书的,宋桃教的是基础的千字文,你倒是不必跟着学。”
不曾想,马千里却激动道:“沈姐姐,若是三日后我能留下来,我能跟着一起看书认字吗?”
随即,他补充道:“我已经很久没有碰过书页了,家里也没有什么书看,我怕时间久了,会把在私塾学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
沈佳音讶异地看了他一眼,倒是个好学的。
他有这个心是好事,沈佳音自然是不会拒绝的。
“成,若是三日后你能留下来,你就跟着她们一起看看书认字。
不过宋桃也教不了你们太多,毕竟她不是夫子,等到天冷,估计也教得差不多了。”
跟着宋桃认字,既是沈佳音提出来的,那所需的文房四宝,自然都是她出钱买的。
沈佳音转念一想,千字文,朱子小学,三字经等蒙童书物,马千里来说,肯定是不陌生的,不过能每天抽时间来练练字,也是好事。
“咕噜噜~”马千里不好意思地摸着肚子,壮着胆子问了句:“沈姐姐,铺子里都是什么点吃饭啊?”
“巳时,申时,最后一顿,是晚上铺子打烊,收拾好东西再吃。”
“正好,我也有些饿了,跟上。”沈佳音带着他去包子铺买了些包子,买了不少,猪肉馅和白菜馅的都有。
买完包子,沈佳音带着他往回走,“你先吃,其他的拿回去给大伙一起分。”
闻着肉香,马千里咽了咽口水,不过还是忍住了,“没事,离铺子也没几步路,等着和大伙一起吃。”
沈佳音眼里带了些许的笑意。
回到铺子,她就把马千里介绍给大家,随后大家也各自说了自己的名字,和职位。
前两天,沈佳音就待在前厅,和沈炎一起教马千里做事。
首先第一件事,就是把铺子里的所有菜名记下来。
他年纪小,但是机灵勤快,没客人的时候,也不闲着,就去铺子门口守着。
看见有路过的百姓,还会热情地问:“二位客官吃了吗,没吃的话,可以进铺子瞧瞧。”
铺子里的其他人,也都很喜欢他。
到了七月十五这天,沈佳音打算买些菜,晚上做顿好吃的,庆祝他明天就正式称为铺子里的一员。
工匠铺的王师傅带着徒弟,把沈佳音月初订做的砂锅送来。
“沈姑娘,你订做的砂锅到了。”
共有十口砂锅,两个尺寸。
小的砂锅容量有一升多,能煮出来二三人份的食物,大的砂锅有三升。
与砂锅一同送来的,还有五个打边炉和木炭。
沈佳音先前付了二两银子的定金,今天砂锅送来,又付了六两银子。
今天又是个大晴天,她打算去一品居或者贺家酒楼看看,顺便吃个午饭。
如今宋桃也上手了,铺子里就不需要沈佳音一直看着了。
贺家酒楼和一品居离得不远,都在一条街上。
沈佳音见贺家酒楼进出的客人多,寻思着里面估计没有位置坐,她抬起脚去了一品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