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江大人可曾见过大祭活人?(1 / 2)

安扎看了善艾那双美目色相毕露。雅里托善察言色,忙手指善艾开口介绍道:“这名女子便是鼎鼎大名,才貌双全的大才女善艾姑娘,逆贼霍依伽瓦的亲孙女……”

安扎脸色佯装立板,怒喝道:“反贼之孽种亦为反贼!一并带回城!”

“那么剩下的村民呢?”雅里托请示道。

安札冷冷的扫视了一眼,见大部分村民都是一副愤愤不平的神色。尤其修密驼和阿揽山虽然被他们的亲人死死拉着摁着,但其眼神之凶恶抱怨,言语之粗鄙暴躁,令人委实不除不快。不禁杀心汹涌,冷声道:“都是一群反叛,就地格杀!”

……

陈皓和金壮回到楼兰城时已是午后,当时只觉城门增强了守卫,城内增强了巡逻,气氛较往日凝重了许多。以为是前方战事所致,也没太往心里去。

他决定明天就向安札辞行,签署文书,继续西行。

第二天天不亮三牛就将金壮喊起来,喂饱牲口,装载行囊。

三牛提前便打赏伙夫,连夜小火焖了满满一大罐羊肉,待江大人起床后,和大饼子一起端上来,三人大快朵颐,填饱肚子准备启程。

天边刚刚露出鱼肚白,街上已有小贩叫卖,三人终于准备停当,吃饱喝足,准备上路。

走出房门,陈皓遥望天边的日出,最后欣赏一眼朝阳勾勒下的楼兰城房屋建筑轮廓,深深的叹了口气。

接过三牛递来的马缰,翻身上马,顺着阳光照射的方向走了。

三人来到楼兰州府大门外,下了马,三牛将一片木简交给门丁,门丁飞跑进去。

不一会儿一个内府总管模样的人出来道:“江大人,为何走得这样急?我楼兰密罗陀大法师今天要在高台作法祈雨,并求天兵天将保我楼兰平安,凡楼兰所有人等都要去膜拜的。”

陈皓哑然失笑,直接无语。

金壮不怀好意的笑道:“你们密罗陀大法师果真是法力无边哪!”

总管满脸崇拜的道:“是!是!那是!”

金壮不禁摇头笑了:“我看贵城不如将那许多的军士都遣散了账,还能省了许多的粮饷!”

陈皓连忙道:“金大哥,别胡说!真对不住,我这个金大哥是粗人,说话粗鲁无礼,还望万勿见怪!”

总管愤愤地一甩袖:“密罗陀大法师作完法本城才开城门放人出入!对不住了江大人!”

说罢便挥袖进府,全没有了对待天朝上国使者的客气。看来金壮刚才的那句话是真让他生气了。要不是看在天朝上使的面子上,说不定就要直接治他罪了!

三人牵着牲口漫无目的地走在街上。

金壮说道:“昨天下午我就看到他们在佛塔前搭法台了!玛唛披的,搭得倒高大!我早就想看个究竟了,今天倒正好先看个热闹再走!”

陈皓无奈的微微摇了摇头。

佛塔是楼兰城最高的建筑,佛塔前有一个约三个篮球场大小的广场,佛塔下用木料搭了一个三米多高的宽大法台,广场上布满了虔诚的信徒们,他们或跪或坐或拜伏着,都在念念有词的祈祷着。

法台四周十八个僧人围坐着,敲法器念经,声音整齐洪亮悠扬。

陈皓等三人远远地站在圈外看热闹。三牛和金壮两人兴高采烈,有说有笑,陈皓却闷闷不乐,神色间颇不耐烦。

时间就这么无聊的慢慢流逝着,两三个时辰过去,眼看都快中午了。

骄阳似火,等候观礼的商人们个个挥汗如雨,神情又是疑惑又是着急,脸上全是疲色。

法台周围的十八个僧人此刻正围着法台缓缓转圈,时而还随着锣鼓铜钟的声音做出几个似魔似鬼的怪异舞蹈动作。不停的诵念经文,每个僧人的后背都被汗水湿透了。

日头西斜,时间到了午后时分。

广场上的人已纷纷挤到阴凉处,坐的坐,躺的躺,疲惫不堪,许多人的情绪也显得焦燥不耐烦起来。

低声的抱怨之声,不绝于耳。

那十八个僧人坐在法台边的阴凉下闭目念经,声音已经黯淡无力了许多。

起风了,吹得那几十面旌旗和经幡劈啪作响。

突然间钟声响起,僧人们顿时坐直,念经声陡然大作。人们的精神也为之一振,纷纷引颈观望,随之有人赶到法台前占据好位置,其他人见状,顿时意识到法事也许应该要正式开始了,于是一窝蜂的去抢占好位置。

周围军士越来越多,都沉默不语。一个军官带着一队士卒手提皮鞭穿行于人群里,专抽打那些嘻笑打闹、言语不当、坐姿不正和衣冠不正的人。

钟声又一次集中响起,人们略有哗然,只见安扎等楼兰官员们在军士的簇拥下到了场地后方的观礼台上。自有桌椅茶水伺候。

一个小卒跑到陈皓身边道:“江大人,州首大人礼台有请!”

陈皓便带了三牛与金壮走上观礼台。

陈皓拱手:“安扎大人。”

安扎肥手一扬:“快给江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