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初过。晨星闪烁,天色昏暗,现下不过四更,连司晨之禽都尚正立枝酣眠。富华镇上百姓却都已是早早起来了,一些平日里叫不醒的孩子,也少见地起了个大早。家家户户,焚香沐浴,新衣着身。
漆黑的天幕之下,大地一片沉静。镇内烛光点点,各处不时响起开门的吱呀声。显然有不少人起得更早,已经出门了。
黑暗中三三两两的人群提着灯笼,向东而去。
镇东巨桑之下,灯火通明。桑枝上挂满了一个又一个灯笼,宛如一棵光辉熠熠的天地神树。
围绕巨桑的石台之下,隆起了堆堆篝火。一群人围坐着篝火闲聊着。
说来也怪这些人,长者围坐一起,青年男子围坐一起。两方神情都略显复杂,眼神不时望向北边,有期盼还有丝忐忑。唯独那些半大的孩童,追逐玩闹四下乱窜。
“老黄,依我看你们家孩子,这次肯定能选中。”其中一人道。
“哎哟呵……承年兄吉言,您家那小子这次肯定也能踏上仙途。”有人连忙回应。
“王老弟,别太担心了,如果孩子们能拜入仙家大派那自是更好,即便有些波折我们也还有奇他选择。仙凡同天此等盛会又不是非要指望这七大派一家。”
“杨兄这话正说到我心里了,如果这里不行到时咱们俩家一块儿结伴出去,说什么也要让孩子踏进仙门,光宗耀祖。”
金鸡长鸣,旭日东升。富华镇彻底苏醒了过来。
李清玄和父亲刚用过早饭,碗筷还未放下,屋外便传来了敲门声。
“玄儿,你先吃着,我去看看。”李长明站起了身子。
他拉开铁匠铺木门,只见一手持拂尘,背负赤红长剑的道长立于门口。
此人神态自若,气度超脱,似不食人间烟火一般。
李长明看清来人,心中一震。这是上次回村路上救了他跟清玄的有道高人。这人离开时只潇洒地留下了句:“随缘而来,随缘而去。”
李长明将道人引进铺内。正要跪谢救命之恩,道长一挥拂尘阻止道:“无需如此,贫道乃长生观九华峰首座凌霄子,此次前来是奉掌门之命,寻你家孩子的。”
李长明闻言激动地,话音都有些不稳:“道……道长,我们家清玄是真的能拜入长生观吗?”
凌霄子淡淡点了点头。
李长明强行压下心中狂喜,咽了口口水道:“道长后院坐吧。”
“不必了,贫道还有要事,你把他叫出来吧。”凌霄子面无表情地道。
“玄儿……玄儿!”
正在收拾碗筷的李清玄,闻言应声喊道:“来了!”
李清玄刚进入铁匠铺,凌霄子便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他看了一眼这道长,想起了这是当日大发神威相救他与父亲大人的高人。被这种人物直直盯着,多少令他有些忐忑,声音怯怯地道:“我叫李清玄。”
凌霄子看着李清玄闪躲的眼神,心下暗自摇头。
片刻后。
“九日之后到玉仙山南麓,玉质牌楼前等着。”话音一落,凌霄子便飘然离去。
铁匠铺内沉寂少顷,父亲抱着他高兴地仰头大笑。
数日眨眼即过。
这天后半晌,李清玄跟着父亲出门赶集。街道两旁摆满了各种摊位,人声鼎沸,锣鼓喧天。整个富华镇都在庆贺。
因为此次被长生观选中能进山修行的人,有两个都是出自富华镇的,这在以往的数百年中,从来都没有出现过。上一次更是一个都没有,故而在镇长带领下全镇趁着赶集之日举行了一次大庆。
甚至于一大早,李清玄他们家铁匠铺门口就围满了人。连平日里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府衙官员,都抬着厚礼前来祝贺。
周遭邻居也都忽然变得热情如火。宛若寻到失散多年的亲人一般。使得他们父子连个安稳用饭的时候都没有。
“就这支吧。”李长明仔细查看着手中的玉质发簪道。
“哎哟!能挑中这只玉簪,这位兄台眼力可见一斑,这可是我这摊位最好的一支发簪了。您看这用料,玉质通透您看这雕工,尾端如鹤……”商贩口若悬河地讲述着。
李长明一摆手打断他滔滔不绝的话语道:“行了,给我装起来吧。”
李清玄愣了一下,父亲除了买药之外,无论是什么东西都要讲价的,从未这般奢侈过。
他连忙拉了拉父亲袖子道:“爹,有点贵啊。我们去别处再看看吧。”
还未等李长明说什么,小商贩闻言打量了他们几眼狐疑地道:“敢问这位兄台,你可是西街李氏铁匠铺的李长明?”
李长明笑着点了点头。
小商贩见状一脸欣喜地道:“那您旁边这小……”他话到此处连忙改口:“位,就是您家公子了?”
李长明笑着道:“呵呵……对!这就是我家小子,名讳上清下玄。”
小商贩一听此言连忙拱手道:“仙家中人,竟也到我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