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会照顾好你和孩子!信我最后一次(2 / 3)

见程易看过来,她终于没忍住开口,道:“程易,你到底要干什么?家里已经一分钱都没有了,你还要打什么主意?”

她说着,眼神落在了晴晴朗朗的身上,眸光柔和中带着决然,“如果你想对孩子下手的话,除非我死了。”

良久,程易忽的一笑。

他剥好红薯皮,递给了林清然,又装了一碗菌菇汤递给了她。

“很烫,吹一吹再吃。”

他柔声道:“这些鱼籽你吃吧,小孩子吃了会变笨。”

边说着,他边拿起筷子将鱼籽挑了出来,金灿灿的,诱人的紧。

他并没有回答林清然的话,只是良久后,才轻声开了口。

“我不过想你们好好的,仅此而已。”

…………

一顿饭吃完,程易麻溜洗了碗。

村口赵大妈送了裤子过来,剪线头,上纽扣和拉锁,一条裤子给二分钱的工钱。

瞧见程易在家,她怯怯缩缩的扔了裤子就走,临走前还小声叮嘱林清然看好裤子别被程易偷了去卖钱。

林清然应了声,拿出工具包开始干活,叮嘱晴晴朗朗就在院子里玩儿别跑远。

至于程易,洗完碗筷后,抬脚就出了门。

三天六百块,对于重生的程易而言,咬咬牙,应该能挣到。

而且, 他心里已经有了想法。

一路顺着泥路走到村口,程家村年初刚刚通了中巴车,一元钱一个人,单程跑县城。

程家村所在的县名叫元安县,是个大县。

背靠长江,在这个陆运不发达的年代,水运赋予了这座县城最大的辉煌和底气。

程易还记得自己小的时候,跟着他爹去元安县看货船下货。

雾蒙蒙的长江边,大大小小的码头林立。

光着膀子的纤夫喊着号子,卖力的吆喝,挥汗如雨。

而码头上,一个个姨太太,身姿曼妙,穿着旗袍锦缎,撑着一把油纸伞,手里头拿着小花手绢儿,轻轻抿着红唇,美眸顾盼,等着自家男人回来。

足以可见,八九十年代里,跑船是真挣钱。

因此,元安县还得了个别称,叫做——清末的小上海。

村口这会儿站着不少人。

这些年随着思想和国家政策,再加上元安县原本就发达,因此去县城做生意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

虽说还是有些不光彩,但是挣了钱,尝了甜头,也有不少人跟着干。

众人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抽烟聊天。

瞧见程易一出现,顿时就有人笑了开。

“哟!这不是程家二小子嘛?瞧瞧这行头!皮夹克!牛仔裤!这甩发可真时髦!这是要去哪儿呀?该不会是去话剧团,要当大明星了吧?!”

这话一说完,众人顿时笑了开。

“可不是么!这可是咱们程家村的大明星!多气派!多时髦!”

“以后啊, 咱们指不定都得找他要签名呢!”

一群人闹哄哄的笑成了一片。

然而程易只是淡淡的看了他们一眼,并没有说话。

他心里头哪儿能不明白?

这些人都是在找乐子,挖苦自己而已。

可是上辈子,自己偏偏当了真,每每听见有人这么说,他就心高气傲得不成样子,心里头止不住的得意。

可不是么?

他现在,村子里头也是出了名儿的!

再要不了多久,即便是在这元安县,说出他程易的名儿,那也是响当当的人物!

于是每次遇见别人打趣自己,他总是忍不住跟着吹捧自己一波,成了村子里的笑柄。

重生一次,程易选择沉默。

口舌之争,他不屑,也不必。

周围人原本还等着程易和他们吹牛炫耀,最好再说点儿什么县城里乱七八糟的事儿,好叫他们解解闷儿。

没想到程易这次居然没反应?

为首的是个小青年,叫林耀生,村子里要说二流子,程易第一,他绝对第二。

他就站在程易边上,带头起的哄。

穿着一件卷了毛边儿的中山装外套,黑色的确良的裤子,敞口布鞋,嘴头嚼着茅草根儿,斜睨了一眼程易。

“程哥?咋?今儿个心情不好?”

他呲牙,闷声问道。

程易抿了抿唇,笑着摇了摇头,“我有正事儿要做。”

正事儿?

林耀生一脸狐疑。

咋?

转了性了?

还是又准备做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儿了?

他正好奇准备多问两句,就听见中巴车的鸣笛声响起。

不远处,黑漆漆的尾气冒了出来,揉进白色的清晨雾气里。

“咔嚓……!”

司机开了门,穿着蓝色卡其布制服套装的女性售票员探出了头,朝着外面大喊:“上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