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六章:还阳日(2)(1 / 2)

“您才相信三分。反正,我是信了。”

卧龙雪又是“哈哈”一笑。

“老弟,帝国乃盛世之国,如今享誉海内外。帝国朗朗乾坤,海晏河清,人才辈出,群贤毕至。世上高人一般有两种心态,一种是藏而不露,一般场所不会轻易展示神功绝学;一种是以为职业,长期专注做某事,时间一久,就成为某个领域的专业人才,也称专家。”

“医生孙思邈就是将医术当职业,他深耕细作,精益求精,在医学上很有造诣,也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而靖王爷是把医术、相术当成副业。如果从医术上讲,可能在某一领域,孙思邈站上风,因为,任何人都不要拿副业去挑战别人的主业。医道,对于孙道长来说是主业,是专业,略胜一筹,这也是人之常理。”

“但是,从相术角度分析,孙思邈无法与靖王爷抗衡;那要是论武功,那更不可同日而语了。再论兵法,这个就不要说了,因为,领兵打仗,则是靖王爷的主业。如今,他留守东都宫,依然是帝国的兵部尚书。掌握兵权哦。”

卧龙雪把李绩说得神乎其神,但也分析的十分到位。说起来,私下里对李绩的评论倒也没有丝毫夸大的意思。

施德朗只是一个小小的陕县胥吏,自幼闲来无事,平日里舞枪弄棒,带着一些小混混打打闹闹,后来被王德义收入衙门,破格举荐为一名捕快。

因武功比较突出,做事敢当敢为,具有斗争精神。就被举荐为捕头。

长期蜗居在陕县,哪里见过李绩的盖世神功,只知道在军事上,他与李靖齐名,更没有听说过他是一位相师,掌握起死回生之术。

他一听世上真有其人,便一把抱住卧龙雪,生怕错失时机。

“老弟,您看小船经不起颠簸,您别弄出大动静来。”

“老哥,我的好哥哥。您听我说,等会我弄几个猪蹄子给您吃。”

卧龙雪诧异道,“施捕头,您有话就说嘛。这里又没有别人,就是秘密之事,我一个郎中,也不会说出去。话又说回来,谁又会打探我心里的秘密。除非是病人。”

“那我就直说了。”施德朗哀求道,“您既然与靖王爷这么熟悉,那就请您出面,求他老人家救活少爷。只要能救活他,我和老爷就是进入靖王府为奴,也在所不辞。”

施德朗说着话,再次弯腰鞠躬。

“我说施捕头,我的话刚说了一半。靖王爷是神人不假。不仅能给人看相,还能起死回生。也就是说人道、医道、神道三界通吃。大凡高人,要么高冷孤傲,置身世外。要么,就是行事规则严苛,处世为人多与常人不易。”

卧龙雪捻一下胡须,声音低沉道,“不过,他也有怪癖,对待求他之人,有‘三不看’。”

“哪三不看呀,老哥,您让我心里急死了。”

“首先,仇家、仇人和世仇,不看。就是与他捣蛋,作对,有冤仇的人士,他不仅不给看相,而且,不会让他起死还阳。死一个,少一个,免得对他不利。”

施德朗面色缓和,点点头,“这个规矩,也在理。对待仇家,那就要杀伐果断,岂能以恩报怨。”

“这,第二个不看,就是不仁不义之人,不看。俗称,‘小人’,就是格局小,心胸狭隘,斤斤计较、锱铢必较的商人、奸人和佞人,他一般不会给他看相。当然了,生病只要不是该死症,也就是阎王爷生死轮回盘上的大限没到,他可以网开一面,勉强给看,当然,治疗费相当昂贵。”

“多昂贵?”

施德朗抬头问道,“难道需要金山银山不成。”

卧龙雪不以为然,笑笑,“那倒未必需要金山银山。黄金有价药无价。他的一粒丹药,一般市面上很少看得见,买得着,都说物以稀为贵,您想想看,求生的人,就是倾家荡产,只要能活着,他还能吝啬金钱不成。”

施德朗连忙应道,“那是,那是。卧龙先生说的在理啊。”

“还有一种人,他不看。就是看热闹的人,被人误伤,他不看。本来事情起因与您无关,您瞎凑热闹,唯恐天下不乱,唯恐局面不大,扰乱社会治安,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民愤极大,恶贯满盈。也就是蓄意闹事,拉帮结派、恶意串联,攻击朝廷,殴打朝廷命官,阻碍执行公务等行为,靖王爷身为朝廷柱国,您说,他能为这些人看相,破灾,起死回生?”

“那,显然不能。”施德朗忙道,“老哥,我懂。各行各业,还能没有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再说了,咱家少爷是长工。长工就是给地主老爷打工的。也叫打工仔。”

“苦大仇深嘛?”

“也没啥仇恨的。也不能硬拉仇恨。财主的三少爷名叫曹操,小名也叫曹阿瞒。对待少爷很好。”

卧龙雪大袖一甩,大声呵斥,“很好的关系,为啥被人割喉。还把头颅割掉了。”

“这不是曹东家干的事,是另有主因。”“您刚才你不是给那位王御史看病了吗。他也伤的不轻。要不是您的药方灵验,恐怕,也得躺在这长匣子里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