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的奶奶文秀和媳妇柳叶,都把李绩视若神明。
看似“甩手掌柜”,心里却一本账。
李绩成立了大唐洛阳粮油集团公司,按照惯例,经商即不能当官。
他已经给李治写了三封辞职信。
李治哪能随意的签字呢,三次,都被他婉言拒绝。
“靖王爷,学生登基不久,什么事还不太明白。加上,帝国百事待举,帝国实在离不开您这样德高望重的柱国支持。看待先帝的面子上,请您继续留任京都。至于,东都种田,那是好事。学生正在开展如何发展农业问题调研,我与长孙无忌、褚遂良等老臣商议,同意您先行先试,多总结经验做法,到时,来长安推广经验。”
“恩师,重阳节快到了。您多注意身体。种田不要太累。如若,种田的人力不足,我可以从长安征集一批有技术、有能力,懂农时的能人去帮助您。”
李治亲自给靖王爷写信,言之昭昭,寓意深远。
按唐律,商人不能为官。李治却为恩师大开绿灯。
听到言官议论,他总是能找出十条八条理由,帮李绩推脱。
李绩在东都,把集团公司交给吉字营吉化运作。一开始,吉化不愿意,怕干不好。
他说道,“王爷,我拿刀砍人在行,这种田只会出笨力,哪里懂得管理公司。”
“吉都尉,种田跟打仗差不多。”李绩解释道,“这个公司就是以前军营,您按照军事化管理就是了。不懂的地方,问我。”
吉化眼看当下也没有大仗要打,闲着也会闲出病来,再说了,也不能白吃饭。
经李绩耐心的做心理疏导,这个往日的土匪头子,这才欣然接受。
李绩与公司签订托管合同,育秧、耕地、插秧、施肥、收割和销售都不用操心,平日里只是管管沟渠供水、协调一下周边大户的关系就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