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七章:36人能种万亩良田(3)(2 / 2)

更令柳叶和老太太惊奇的是,农机驾驶室里没有操作员。无人操作。真是尼玛稀奇事。

“老奶奶,接管箫家农庄,这多亏田间的‘哨兵’,它们为数字化、智能化种田,提供了数据基础。”

李绩指着田间一套集太阳能发电板、360度摄像头、风速仪等于一身的物联网设备,兴奋地给老太太、柳叶她们介绍。

田里共设有37个智慧农情监测站。

这些布设在耕地里的传感器,不仅能监测传输温度、湿度、风速、光照等信息,还能依托物联网技术辅助无人机,设定其路线参数。

文秀老太太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神,按照惯例,一位种粮“老把式”单靠人力,一天只能收割一两亩水稻。

而无人收割机,每天能收割七八十亩。

除了无人收割机,还有设置好的点位就能沿着指定路线作业的无人驾驶旋耕机、用于喷洒农药的无人机、外形酷似火星登陆车的无人植保机。

李绩建在洛阳南郊的智慧农场实现了机器换人,上万亩农田只雇佣36名职业农民就能完成管理种植。

十三万顷耕地,需要的种田能手不下五百人。

这五百人好像来无影去无踪,李绩说让他们出现,他们就有序的出现在各自的岗位上。

而,整个吉字营军士,主要任务就是值守靖王府、东都宫,巡视一下田园管理。

智能化收割,让李绩从一个将军成为一位种粮大佬。

消息一下子传到京城,长孙无忌闻言大惊,双脚一哆嗦,一下子瘫坐在太师椅上。

“长孙冲,您带人去东都看看,这是不是真的。怎么可能。李绩居然成了种田大户。长安县、万安县几乎颗粒无收,他却水稻取得了大丰收。”

“父亲大人,几天前,斥候已经发来消息,靖王爷种粮,那是千真万确。不过,”长孙冲低声道,“这么多的农田,令人怀疑。说是有十万顷之多。皇上不知道怎么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