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九章:魔高一丈(2)(1 / 2)

(故事情节越来越紧张,给个五星好评!作者注。)

临时搭建的受降高台,设有十九个台阶,预示着贞观十九年。

李二身着黄袍,目光里透着自信和威仪,盯着金夫人、孙城主,还有两位亭亭玉立,姿色绝佳的芳华丽人。

丁山站在台子的一边,警觉地扫视着全场,生怕再闹出什么鬼杀手来。

看着眼前的盛大仪式,肃穆的场景,令他自始至终没敢问一声。

即使心里堵得慌,也只能顺着事态的发展,极力配合着李绩把受降仪式的流程走完。

他跟随李绩四十年,主公放个屁,他就知道咸淡,一个眼神,就知道主公心里想的啥。

这点魔幻剧的情节,这个外人看来真实可靠的存在,这个掐指就算的小九九,他的内心里还是有的,但从来不敢多问。

主仆之间,默契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世上,恐怕再无第二对。看着台上的主公在混乱期间变成李二,丁山早已有了心理准备。

“主公的魔法竟然以假乱真。”

丁山还在琢磨,此时,孙代音、金夫人等人已经跪在李二的面前。

李二清清嗓音,大声宣旨,“朗朗乾坤,海晏河清。大唐远征军不远万里前往辽东平乱,此乃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历史车轮滚滚向前,顺势者昌,逆势者亡。高句丽与大唐一衣带水,水乳交融。两国之间的友谊万古长存。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军压境,白岩城不战而降,金夫人、孙城主以及金家姐妹人等,功不可没,精神可嘉。”

“大唐陛下英明!”

“大唐陛下万岁。”

“靖王爷千岁!”

人群中有人带头呼口号。

李二目不斜视,等受降的人群安静下来,吩咐道,“王公公拟旨。”

王德早已将纸笔准备好,急忙坐在侧边的一张椅子上,伏案疾书。

“承天起运,皇帝诏曰,封金夫人为大唐一品诰命夫人,赐给金家丹书铁券,世袭罔替,世代为王。

封金家千金金米脂为荥阳公主、金米粒为南阳公主,各封户六百户,牛马驴骡一千匹,丫鬟侍女由教坊司按比例匹配待用。”

金夫人一听,马上喜形于色,看看金米脂,笑骂,“死丫头,还不谢恩。金家有福了。”

金家母女俯身再拜。

李二微微一笑,举目四望,接着回转目光,他看看跪在地上的孙代音,大声宣旨,“孙城主为人诚实可靠、高风亮节、德馨双庆,在关键时刻,敢于担当,勇于奉献,能以民族大义为重,为唐、高两国友谊之树长青,锦上添花。朕决定,在白岩城设置岩州,任命孙代音当州长。拨付白银五百万两用于战后重建。在白岩城至辽东城修筑四车道双向驿道一条。”

“谢主隆恩!”

孙代音俯首甘为孺子牛,倒身再拜。

受降仪式礼毕。

李二吩咐禁卫军给参加受降仪式的市民发放救济款、米、面、油、猪肉、生抽、料酒等大唐战备物资。

并晓谕全城百姓和士兵,愿意参加远征军的,一一到折冲都尉府登记造册。

愿意回乡种田,养鸡喂狗的,采菊东篱下的,煮酒作诗的,就发给盘缠,鼓励返乡务农,立足山村,建功立业。

金夫人眉眼含笑,不由得山花烂漫起来。她偷偷看看身边的孙代音,趁着人们不注意,又禁不住在他的腰带上摸一把。

孙代音不敢声张,见金夫人容光焕发,体态丰腴,婀娜多姿的身段迎风颤抖,心里顿生情愫。

必定多年未亲近,一旦旧情复发,心里当然又是猫爪狗刨一般感悟。

孙代音和金夫人等,辞谢李二,又向李绩发出邀请,请他明日视察岩州,进驻城守府,共商岩州战后重建大计。

金夫人见到李绩,仰慕的五体投地,说了一些家长里短,嘘寒问暖一般,当下相约,在岩州视察期间,一定要到金府做客。

李绩当然满口应承,满面笑容,一把握住金夫人软若无骨的手,久久摇晃。

金夫人心旌摇荡,眼神开始迷离。金米脂和金米粒,也过来拜见李绩,她们亭亭玉立,风吹杨柳般弯腰施礼。

李绩从身上掏出江南道郴州萤石、水晶、丹砂等挂件,亲自给她们戴在脖子上。

金家两姐妹顿时热情似火,纷纷拥抱李绩。

他以为这是高句丽人的礼仪,也不拒绝佳人好意,笑盈盈的张开双臂,将金米脂、金米粒轻轻揽入怀里。

众人纷纷跪拜、谢恩。

人群有序退场,岩州城大门敞开,三千大唐飞骑军纵马驰骋,道路两旁,张灯结彩,一片祥和之氛围。

丁山做梦也想不到,李二突然出现在高台上,而靖王爷又是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在河对岸观礼台上。

时空大挪移?还是瞒天过海。

他再也无力细想,李绩一掌拍在他的头上,“还不照顾好陛下!发什么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