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七章:皇家也有难念的经(1 / 2)

“大哥,小弟真的不是应景之语,您让他们几个人看看,您的脸上一根皱纹都没有。你看您的腰板,笔挺笔挺的,精神劲十足。”

“贤弟,您也不老啊。”

李绩的话一落音,李二差一点哭了。

人比人气死人。

他摸着自己就像脸盘一样的肚子,“还说我没老,您看这肚子,玛德,就像十月怀胎。里面到底能有多少油,大腹便便的样子,上炕都他妈费劲。”

李二不由得粗口秽语,恨不得拿刀挖去一块肥肉。

“大哥啊,您真是驻颜有术,喝完酒,您教给我几招,这个时代,身体健康才是第一位的,养生保健比什么都重要。”

李二握住李绩的手,眼神里充满渴望。一种求生的欲望。

“健康第一位。那权力是第几位?还有,金钱、美人、房产、地产、资产,有的人到死不还是紧攥着银票不撒手吗。这些人是傻子?有些人年纪轻轻就过劳死。猝死。卒中。心源性死亡。脑溢血。肺气肿。各种癌变。”

李绩联想前世的一些怪现象,对李二不住地点点头,伸手扶住李二的手背,“陛下,您说的很到位。可是啊,这人就是一个苦命。活着没有不奋斗的。眼看着房贷、车贷,娶媳妇要彩礼,生孩子要奶粉,生病住院、孩子上学,养老,等等,那压力这么大,不干能行吗。譬如,这写小说,可以说,明知不挣钱,那也得码字。有一天,说不定这本书就火了。可以说,写,才有火的希望,不写,一点希望也没有。”

李二被李绩说的一愣一愣的,卧槽,靖王爷,您是哪里人?洛阳的房子就这么贵?

长安的生意不好做吗。

我不是下令免收延康里的商业税了吗。

朕不是鼓励开办私学了吗。

鼓励农耕。

发展蚕桑经济,发展水产养殖,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老哥,您这是变相批评我。李二思绪万千,是时候要到农村去走走看看了。关注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是大唐的基本国策啊。

李绩见李二低头沉思,知道自己的话触动了他的痛点。

一国之君,责任重大。

“陛下,本府的意思是民生无小事。就像养生,富人和穷人差别就大了。富人要少吃油、少吃肉、多锻炼,可那些底层的百姓可不一样,他们要外出打工,不是拧螺丝,就是提泥兜。说实话,能吃饱饭,就是大事。”

李二面色有点难看。

“王爷,您懂得很多。说明您深入实际啊。回去之后,我专题召开晨会,好好商讨一下,如何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把基层的实情摸清楚,有针对性的开展帮扶工作。眼下,先打仗。”

三句话,还是绕到东征这个话题上来。

李绩看着李二决心很大,马上话锋一转,“陛下,身体和工作都重要。工作和休息两不误。不会休息的大臣,不是好大臣。今天咱们文武同僚,难得一聚。我提议,大伙好好喝几杯。这东征计划已经定下来。我计划明天就去幽州行营,对辽东的攻击,近期就要开始。具体攻击的日期,本府还在等陛下的决策。”

李二坐下来,大口喘着粗气,身体明显虚弱,“大哥,这打仗的事,我就完全委托与您。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在二线,您在一线,您的决策更贴近实际情况。再说了,我的身体越来越弱,就像一盏油灯,即将耗尽灯油。”

“唉,贤弟不可过度担忧。您这是杞人忧天。天不会塌下来,您放心喝酒、吃肉。您的身体无大碍,痛风也治好了。就是这痢疾之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喝一点草药,就会好的。等会,我给您开几副中药,回去让太医署煎熬,您只要坚持服药,保管没事。”

李二很高兴。

接着聊起来东征计划。

“作战计划,还是按照大哥您的安排行事。我想说,粮草和军服要准备充分,进入辽东,天气可能就要转凉,宁可备而不用,也不要战而无备。”

李绩给李二倒上一杯枸杞茶,“贤弟,这东征的一些细节上,我再与有关方面联系联系。听说韦挺从海上运送物资,已经出发了,希望一路顺风,等会,我让斥候打探一下。”

二人说着,王德从后面进来,将一个牛皮信封交给李二。

“靖王爷,吃饭前,我将这次入辽作战的密令授权与您,您看看。”

李绩从李二手里接过牛皮信封,慢慢揭盖封条,取出一张黄麻纸,仔细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任命:刑部尚书张亮任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十日内,率江淮、岭南、三峡地区,军民勇士约四万人;

率领帝国征兵府日前在京都长安、东都洛阳招募的死士三千人;

率领帝国海上猎豹队,以及驱逐战舰五百艘,从莱州出发,横渡黄海,直击高句丽王国首都平壤。

李绩接着细看,密信写着,任命:大唐帝国太子宫行营总管(太子詹事)兼太子宫左翼侍卫军司令(左卫率)李绩任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