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为赈灾济民,靖王爷问计于长公主(2 / 3)

就给爹留点面子。一来家就摆起公主架子,我都看你不惯。”

“呦呦,你个死丫头,就和你爹一条心。你是不是存心气我。”

李绩哧啦一声笑出声来,朗声道:“殿下,丽质可不敢。我看这个家庭,殿下是老大,谁也推翻不了。”

丽质会意,急忙倒了半壶酒,站起来:“妈,旁观者清,来,我敬你一壶。”

“呵呵!”同安公主一看丽质端着半壶酒,心疼道:“你喝水,我喝一壶。”

娘俩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最后还是一人喝了半壶酒。

同安公主面色微红,她看到王丽质面部如同毛红布,顿时笑得前仰后合,“我说你喝不过我老太太,你丫头还嘴硬。嘴不饶人哦。”

“想当年——”没让公主说下去,王丽质拿起酒瓶,气呼呼的说道:“妈,你能喝第二壶吗。”

李绩忙道:“都别喝了,来日方长。”

“对对,我都光顾自己了,丽质快去给王爷安排房间。”

同安公主又转身叫两个丫鬟一起去,怕小姐一个人忙不过来,何况她喝了这么多酒。

“我还是到衙门去休息吧,公主不要分心。”

李绩还想推辞,同安公主将手里的酒杯放下,忽然正色道:“王爷是不是担心自己的安全?”

“不不,公主殿下多想了。我在刺史府还能担心啥。只是怕打扰公主而已。”

同安公主犀利的目光在李绩的脸上一扫,小子很狡猾。住在大公主婆家难道还能害你不成。

“先住下来,等你的住处修缮好,你就搬出去,好不好?”王丽质打了个圆场。

“好好。恭敬不如从命。那就谢谢公主、小姐了。”

“谢啥,今后你和驸马好好合作,把晋阳这个地方治理好,让老百姓不再流离失所,饿肚子。守好长安的北大门,那就是对我最好的谢意。”

说来说去,还是没有绕出同安公主的手心。能不能建设好并州班子,这可不是我李绩的一己之见。

发展地方经济,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我到能保证做到。

至于镇守北境,防范外敌侵袭,那需要形成统一战线,只要我在并州不走,远征军通漠兵团总司令的头衔还在,我就会尽力尽责。

边境的安稳只是暂时的,突厥后面还有薛延陀部。

李绩思索一下,忽然恭敬地问公主:“眼下当务之急,就是遣散饥民问题。我想明日一早就设粥棚济民,不知道公主殿下有何建议。”

听驸马说,府库已经没有余粮,也没有金银细软。拿什么赈济饥民,李绩的话一出口,同安公主就皱起了眉头。

她大方地应道:“王爷的打算,我一百个支持。不过这粮食从何而来?”

“我想这样,先动用储备库的粮食,解决燃眉之急,我再想法从外地购粮弥补亏空。不过,这个计划暂时不可让京城知晓。”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并州这么大动静,京城难免不知道。那些谏议大夫们可不是吃素的,弄不好丢了官位,还要到大理寺走一遭。

“这样,我们两步并做一步走。”

李绩沉默一下,低声问道:“殿下请讲。”

“我晋阳王氏,也是并州显赫的大族。危难之时,决不能袖手旁观。等会我给王家其他几个老族长说一说,大伙出出力,拿出银子来,到外地去买粮食。”

太原王氏要带头赈灾。这与李绩的“向大户要收益”的想法一致。

“谢殿下为下官分忧。请受李绩一拜——”他说着,离席,弯腰作揖。

同安公主微微一笑,俄顷,面色一沉,一股严肃劲跃然脸上:“明天就让驸马都尉开仓取粮,设粥棚赈济饥民。”

李绩忙颔首应诺:“那具体人员如何安排?”

“哈哈!”同安公主忽然笑了起来:“李总管,你是并州的当家人。家有千口,主在一人。我是局外人,只可出出计谋,具体这棋子怎么摆弄,那是你和驸马的事。”

她忽打了一声哈欠,“人事无小事。用什么人,你还真的要好好掂量。早上起得早,我有点缺觉,海棠,扶我去睡一会。”

身边的一位小丫鬟,忙忙靠近公主,小心搀扶着她一步一步向里间走去。

“咱也走吧。”李绩还在发愣,忽然一股少女的体香从后面扑来,郡主王丽质已经站在身后。

喝了这么多酒,李绩却一点酒意也没有。终于定下赈济饥民的大事,心里一阵轻松。

跟在王丽质并两个丫鬟身后走着,经过一条曲折的穿山游廊,绕过王家花园,后面就是郁郁葱葱的园林。

王家园林里有湖有山,湖中一支乌篷船停靠在码头上。郡主告诉他,这条内河直通汾水,顺流而下,就可以到达最南边的祁县。

“有时间的话,我要到祁县去走一走、看一看。”

李绩的话还没有说完,她忽然想到祁县有很多大户望族,到那里去采购粮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