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就怕累坏了老人家的腰板。”
邬倩倩咯咯笑了起来:“妹妹担心有点过头了。说是让老爷子负责,并不是事必躬亲。老爷子手下还有小厮仆人一大帮。吩咐一下,自然事情有人办。”
“多谢姐姐提醒。”
舒晓琪转头看了齐豫一眼,正色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看在紫云山居右侧的水库边,建一所私塾,以后李族、齐家子孙都可以在这里求学。”
“这个想法很好。原来的几间私塾,已经破旧。新建校舍正合我意。建在紫云水库边,风水也好。这一点,还是请妹妹专心研究一下。”
齐豫说着,将一杯乌龙茶递给舒晓琪,舒晓琪接杯在手,忽然,门外传来一声童音:“妈——”
一个八九岁的孩童从外面跑进来,大声嚷道:“妈,那三位客人答应收我为徒,愿意教授我骑马射箭、读书识字。”
齐豫笑着问道:“是不是长安的三位客人?”
“就是居住在紫云山居的几位大佬。”
“哦,我知道了。这样,晚上举办一场拜师宴会。咱姊妹仨个请孩子们的老师吃个饭。这也是常理。”
舒晓琪打量孩童,手拿金丝绒马鞭,腰里出奇的挂着一块玉符。五官品相,骨骼清奇,棱角分明。只是肤色黝黑。
“这就是你们说的靖王爷义子。”
“对,他叫邬龙。”邬倩倩正色道,“狗剩,还不给二奶奶跪安。”
“二奶奶好。”邬龙露出一口白牙,接着扑通一声下跪,叩头如捣蒜。
“小子很聪明。将来肯定有出息。”舒晓琪夸赞道。
小小年纪,就知道求师问道,几年之后,必定成为人中翘楚。
“晚上还在紫云山居安排饭菜,那里清静,到时咱们一同前往。”
尊师重教之风,不想在唐代也会这么浓厚。舒晓琪心道,这个宴会必须办,请老师吃个饭,拉近感情,对孩子的教育有好处。
“一个人也是教,一群人也是教。就让咱家的景龙、景泰、景明三位少爷也参加。免得到处疯玩。他爷爷事多,管也管不过来,交给老师管,会更好。”
“齐小姐的意思是让三位少爷拜长安贵客为师。考虑的很周到。狗剩与李家少爷结伴而学,这样学习的氛围会更加浓厚。他们之间也能互相促进。”
邬倩倩沉默一会,忽然有提高嗓音:“大奶奶,咱也不能白使人,也得给老师发点薪酬。”
“那好啊。按月发给例银。这由我爹爹直接办理就是喽。”
齐豫说完,叫春晓去喊来三位少爷,想将晚上拜师的事交代一下。
不一会,李景龙、李景泰、李景明走了进来。
“妈,叫我们有事吗?”
李景龙问道。
“我给你们请来新的老师,住在紫云山居的后山上,今晚哪里也别去。跟着我去拜师,你们都要给老师叩头,多说一些感激的话。上课时要听老师的话。不要调皮捣蛋。谁捣蛋,等你爹爹回来,就让他揍你们。”
李景龙当场表态:“妈妈,请放心,我会督促弟弟们认真上课。”
忽然,一名庄丁跑进来,递给齐豫一封书信。
她撕开信封,展开信纸一看,大喜道:“好啊,王爷马到成功。突厥军已经后退三十里。”
“爹爹好厉害啊。”
“爹爹的火枪天下无敌。”
“等我们长大了,也要像爹爹一样战场杀敌,为国立功。”
几个孩子叽叽喳喳叫喊着,李绩在齐豫的心中越来越高大起来。是啊,新婚蜜月,居然带兵出征,这样的男人可以终身依靠,看来我当时的情愫没有白费,想到此处,齐豫满脸的幸福感。
“姐姐,如果没有别的事,我回后院了。”
舒晓琪不想掺乎时间太长,再说了,言多必失,今后了解多了,再深聊也不迟。
她话音一落,邬倩倩笑着说道:“妹妹,新房我还没有去看过呢。”
“狗剩,你和几个小哥哥去玩吧,我到二奶奶的婚房去溜一会。好好玩,别惹出什么乱子来。”
“你两个去吧。这些孩子在齐府还能惹出啥事来,我爹一直看着,不会犯泡的。”
齐豫说着,起身将齐府的库房钥匙给了舒晓琪一把。“靖王爷说了,让你管钱管物,我管事。今后,银钱收支,都由你负责。”
“还是姐姐管钱最好。我初来乍到的,还没弄清楚府内的收入来源以及支出事项呢。我怕管不好。”
“那有什么难的。山神庙的收支就由我一人打理的。这么多年,不也过来了吗。走,妹妹,我教你。”
邬倩倩拉着舒晓琪的手,就急着往门外走。
外面和风煦煦,十几个小厮蹲在道路两边的草丛里修剪杂草。
见舒晓琪过来,一个个低眉顺眼,大气不敢出。
不多时,二人来到后院新居。
邬倩倩一看福音缭绕,红毯铺地,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