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老妖来访(1 / 3)

何时到货?小老弟你也太着急了。

你这不是逼我吗。

现在和过去是两回事。你是皇上,我是编外的王爷。

太上皇李渊待我不薄,可是除了50顷田地是实在的,其他都是虚职。

李绩想到了职级并行,尼玛李渊的许诺连个职级也不算。

僧多粥少,封你个集团军司令也白搭,不给你正规的部队带。

李二当政,比他老子有过而不及。

朝令夕改的事,在所难免。

要不是魏徵、王珪等谏议大夫规谏,这小子不知道能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

李绩在心里琢磨半会,最后还是没有给出明晰的时间表。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你在皇上面前承诺,那可是把双刃剑。

我的技工一个个都熬红了眼,有几个二十来岁的精英猝死在岗位上,你叫我还能怎样再提高生产效率。

魏公李艾以厂为家,与技术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日夜兼工,人也瘦了十几斤,原来腮帮子鼓鼓的,昨日来见我,两个腮帮子都凹进去了。

我取出一颗大力神药丸给他服下,不然,他要是玩死,这火器厂也就缺了一个管理的能人。

人才难得。

你李二又不是不清楚。

魏公具体负责生产。他很无奈,这些当皇上的都是一声令下,恨不得立即就组建一支火枪队来。

这火器制作,可是技术活。不经过一段过程,一般工人别想上岗就干。

火枪队一旦组建起来,打败东突厥军,那就不是问题。

惟创新者胜。

火器相对于冷兵器,那可是杀敌的秘密武器。

按照历史进程,火绳枪传入中国要到1548年之后,中国人称之为“鸟铳”。

我已经将火器时代提前了近九百年。

大唐征服世界,有了火器、火炮,这还不是囊中取物。

李二,你放心。

有了这个神枪支持,战胜东突厥已是指日可待。

征服世界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李绩夹枪带棒,口吐莲花,说得李二不住地点头。

李绩虽然是旧朝的王爷,父皇也给他封官晋级了。我李二贵为天子,对这位仁兄,还得另眼相看。

李二有李二的想法,他作为李渊的接班人,急于干几件大事给自己撑撑门面。

他太需要政绩了。

眼下水灾致使中原地带颗粒无收。饥民流离失所,四处奔逃。

抓经济复苏,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但是,战突厥,这可是最能出政绩的一件大事。

“老哥啊,我俩关系那可是铁打的。你无论如何都要帮老弟一把。能把东突厥军制服,我放你假,你带着老婆孩子江南江北随意游玩。”

“哈哈哈——”李绩一听李二居然攻心为上,不禁哈哈大笑。

“贤弟,老皇上已经把舞台给你搭好了。如何表演,就看你的作为了。我会像对待太上皇一样支持你。”

李绩和话音一落,李二不顾君臣之别,竟然站起来给李绩作揖。

李二之所以这样,除了急于出政绩,还有一个头疼的事。

归根结底:大唐帝国苦东突厥久已。

李绩自然知道东突厥军与唐军的实力差距。

按照历史推演,东突厥军如日中天,唐军要想战胜东突厥军恐怕还有等到第三代唐帝。

不是想出成绩吗。

大唐要发展,也不能老是被东突厥牵着鼻子走。

打!那是必须的。

李绩语重心长的说道:“贤弟啊,这事急不得。自从李靖将军走后,我就开始三班倒生产火器。眼下,已经生产出两千八百支火绳枪了。”

李绩想月底前赶制出五千支火绳枪,足以对付局部战场的突厥军。

“那好,不急。我和老杜他们在这等。有什么困难,你给我说。”

“我去,还说不急。这就坐倒身等了,还说不急。”李绩腹语道。

“今天有点晚,明日,我带您去兵工厂视察。你看看,那些火器师是如何拼命的。”

“好好,我不催你。我知道,你我的关系这么铁。你会把我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办的。”

李二越说越动情,差一点就给李绩下跪了。

在大海寺,李二真的跪过李绩。那是尊重之情。

如今,身为皇上,下跪只能用另外的方式来表达。

李二说着,忽然眉头舒展开来,笑嘻嘻的自己将酒杯倒满,端起来酒杯:“靖王爷、东方小姐,今天是你们大喜之日,恭喜你们啊。”

不愧是老手啊。

刚才还是正襟危坐的谈论国事,现在话锋一转,又谈起轻松愉快的话题了。

舒晓琪红着脸,将酒杯端起来,莺歌燕语般叫道:“皇上,小女敬你一杯。”

“唉,别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