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又现千人宴(1 / 2)

“狗东西,我恨不得一刀剁了你。”

李绩也不知道原主为何这么气愤。他反复在原主的记忆里寻找答案。

大业八年的一点记忆,让李绩黯然神伤。

李绩心道,现在知道找二弟了,当初二弟差点饿死,你家一把米都不给,大雪封路,你让我到哪去讨要?要不是师父把庙里的母鸡宰了,我李绩早就饿死了。

“不见,势利眼东西。让他走吧。”李艾只好令车队继续前行。

路边的村民面面相觑,这小子翅膀硬了,还是我们大家都亏待他?

李玉石望着车队的背影,气得一跺脚,恶狠狠的骂道,“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一个臭相面的。别太嘚瑟,你小子不就是一个混子。没能耐的东西,啥技术也不懂,下田地不能拿锄,上谷场不能扬铣。除掉咬文爵子、看风水,还能懂啥。总有一天,饿死你。”

他一边骂,一边走向树荫下的李氏,“妈,这小子不理我。咱们回家去吧。”

“啪!”

李氏抡起布满老茧的右手,啪哧一掌打在李玉石的脸上,“混账东西,当初是我们对不起他,他如今发点脾气,你就受不了,你等到何时才能翻身?”她一把拉着李玉石,“跟娘走,到山神庙找他去,我不信他不姓李,不是李家的后代。”

小李庄世代务农的农户们,看着车舆扬尘的队伍,心里郁闷至极,NMD,这到哪去说理去,咱们世代耕田,倒不如一个小混混爬的高、富得快。

他出行有车,吃饭有人伺候,穿衣有人服侍,咱们还得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活。

李玉石和这些乡民的想法如出一辙,始终认为自己是田间地头的一把好手,在山神庙,不会种地,NM,你喝西北风去。

李绩记事的时候起,父母都不会种地。父亲从辽东前线回来,一身都是伤,农活根本干不来。

母亲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家道中落,就是靠着变卖首饰、陪嫁的家具来救济生活。

他的父母死后下葬,棺材板薄薄的像树皮。村民十几家凑合,才把他的父母送下地。

如今小混混成仙了,李绩倒成了小李庄的名人了。

车辚辚,马萧萧。

车队在山神庙前的空地上停下,黑压压的村民早已将山神庙大门围住。

“各位父老乡亲,我李绩回乡祭祖,烦请老少爷们让一让,你看,我连家门都进不了。”李绩下车,与村民们一一握手,面带微笑,将身上的五铢钱撒了一把又一把,老乡们弯腰抢钱,就像天上掉馅饼一样高兴。

“大人,你现在发了,我们知道你有钱了。”

“大人,再撒几把钱币,大伙高兴高兴。”

李绩心想,这些人站二行的不嫌局大,恨不得我撒金子,撒银子,坐享其成。

路旁吃瓜,这些人真难缠。

李绩无奈,呼呼的人群一阵阵涌来,他向宇成一使眼色,“你和李秋,到那边去撒钱。”

呼啦啦——人群向后退去。

张山的鹰犬战队在四周维持秩序,捉住几个趁机在人群中揩油的坏小子。

人群闪开一条道,管家李艾护送着李绩走进庙堂。

庙堂里一切如旧,地面、桌面和墙面被亲兵打扫干净。李秋给李绩倒了一杯水,让李绩坐在太师椅上休息。

他刚坐下来,忽然门外一阵骚动,涌来一群人。

“乡亲们不要拥挤,李大人舟车劳顿的,疲倦了,让他休息一会。”管家李艾大声地嚷道,“大家等会再来,好不好?”

来人微笑着,哈着腰,不停地唠叨着。

“管家,让我见见吧,我是他三姨。”

“我是他大舅。”

“我是他家邻居王二狗。”

“我是他童年的小伙伴杂毛。”

李艾顿时傻眼了,我去,这是怎么一回事?

主公的七姑八姨、舅舅婶婶,八竿子打不到的亲戚、儿时好友纷纷涌上门来。

“等我禀报主公,看看主公怎么吩咐。”李艾也怪挠头,不让见吧,这些都是主公的乡邻,让见吧,又怕打扰主公休息。

李艾安抚好众人,走进庙宇。

李绩正在闭目养神。

“大人,这些亲戚邻居见不见?”

哪来的这些人。李绩用心在大脑里搜索着原主的记忆,可惜的是,这些儿时的印象非常模糊。这些亲戚好像从来也没有见过面,这一下子都出来了。

自己也不是什么神豪巨贾,这些钱也都是人家资助的。他又一想,老虎不吃人,名声出去了,他们都知道自己如今是位王爷。

你能说王爷日子穷,再穷还能比他们日子难过。

闷声发财有多好。

人怕出名猪怕壮。

唉,也难怪村民这么急于巴结我,谁都想套近乎,捞油水,最起码有个有钱有权的亲戚,在庄子上壮胆不说,那面子也好看。

走亲串门子,也能吹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