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这个乐:与“说”有所区别。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愠(yùn),就是恼怒,怨恨。
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他又用东都时语解读说,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李小宁一听李绩批解的很到位,心下佩服,他又引申几句。
“学而时习之”,重点在时间的“时”,见习的“习”。
首先要注意,孔子的全部著述讲过了,孔子的全部思想了解了,就知道什么叫做“学问”。
普通一般的说法,“读书就是学问”,错了。
学问在儒家的思想上,不是文学。这个解说在本篇里就有。
学问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