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科举取士(2 / 2)

什么厉害之处啊?”

李绩眼珠子一转,是啊,这当今圣上,哪能就是一件功劳。

老宇,老杨都在这,我再举个例子。

“实际上,圣上除了开挖大运河,还有一件事,那是做绝了。”

老宇吓了一跳,小仙,你可不能乱喷啊?

“老宇,你说一个国家,什么最重要?”

“当然是军事最重要?你拿当今来说,拥兵自重的人,最牛叉。”

“不至于吧。当今最重要的是选拔人才。曹操为啥推出‘唯才是举,以备录用’的用人政策?”

老宇心想,曹操起家,多次发布求贤令,一些出身低微的具有治国用兵之道的文武英才,得到提拔重用。

这确实是一件大事。

要想在乱世中站稳脚跟,身边必须有人才。

李绩说道:“到了魏晋之交,推行的九品中正制,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

“家世门第越来越重要,到了西晋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

李绩趁着酒意,开始发表自己的看法。

到了天朝,九品中正制最终被废除。

大业二年(606年),圣上设置进士科,以试策取人。

从进士科设立之后,以考试来选拔人才任命官职,因此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大隋科举制度的正式形成。

以往的察举和九品中正制都是以主管官员的推荐作为选士的关键,所以又统称荐举。

而科举则是以统一考试的成绩作为选士的基本依据,所以考试是科举的核心。

“科举”是分科取士之意,它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联系起来,成为士人仕进的必由之路。

“隋炀帝开通了一条士人应试从政的新渠道,开创了一个科举时代。”

老杨一听,顿时激动起来。只有多走走,才能了解社情民意。

忽然,他把一大壶酒端起来,双眼发亮。

嘴巴有点不打准:“小,小仙,来咱俩整个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