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血洗法场(1 / 2)

平原郡独立审案局,离东关米市路途不远。

两刻钟后,李绩便来到王老五米行。

只见王老五米行门前,男女老幼声如鼎沸,足有上百人围聚。

或提着米袋,或拿着木桶、脸盆围在米行门前,等候分米。

小小的门面,狭隘的场地,被市民围得水泄不通。

李绩一拿这种情势,禁不住小声骂道:

“简直是无法无天,这些匪徒,开仓放粮,岂不是要造反吗?”

这时单雄信的单字营八十多人从东关米市的南面赶来。

叶凡带着李绩的亲兵神山营一百名卫士从北面赶来。

两股武装力量,迅速撒网,已经将米行团团包围了。

现场的人们见此情景,一个一个吓得魂飞魄散。

纷纷丢下手中的米袋子、木桶,就像见到阎王也一样,仓皇而逃。

两营的卫士们,不问三七二十一。

他们抓住老人、小孩以及老弱病残者,接着就是一阵怒喝、拳打脚踢。

那些来不及逃跑的人,跪在地上哭爹叫娘。

李绩立即下令:

“禁止殴打老人和孩子。将围观的人,一律放行。”

李绩说完,带着亲兵卫士直接返回郡府衙门。

一个时辰后,闹事者的主犯被带了进来。

李绩指令叶凡连夜审讯。

夜色阑珊。

李绩睡意全无。

不一会,叶凡带着审讯报告,向李绩汇报审讯的结果。

叶凡说:“那个米行老板王老五,平日里心狠手辣,凭借自己近百年的米行基业……”

他喝口茶,接着汇报。

王老五将整个平原的米市垄断了,惜售不卖,哄抬物价。

听说,这个老东西还往米里掺黄沙,以次称好。

市民敢怒不敢言,他们心里都很憎恨王老五。

王老五的做法,迅速引起蝴蝶效应。

引起附近的东郡、齐郡、梁郡的米价也跟吹风一样,一路飙升。

市民手里无钱,米价又飞涨,你说他们不抢,咋能生存?

说来也巧。

东关米市王老五米行里有一位好汉,名叫车厘子。

生得浓眉俊眼,长得人高马大,饭量惊人。

米行的米价狂飙,直接影响到车厘子的生活质量。

他就在米市振臂一呼,不料想,那些饥民应者云集。

他带着一群人,冲到王老五的米行,一把斧头砸烂铁锁。

打开仓门,开仓放粮。

他们把将米行的米分给那些饥民。

老百姓欢呼雀跃,奔走相告。

米行门前的人,也就越聚越多。

这才有人向衙门报告,说是米市发生骚乱。

李绩听完叶凡的报告,朗声问道:

“叶凡,这些闹事抢米的人,你看如何处置啊?”

叶凡沉思一下,接着答道:

“这些人都是无辜的饥民,但是我们的职责是维护平原郡的安稳,此风不可长啊。”

他看着李绩不住地点头,接着说出自己的观点。

“要是天天发生哄抢店铺、米市事件,这社会治安还怎么抓啊?”

李绩问道:“说说处置的办法。”

叶凡小声答道:“这样,带头的打五十大板,从犯打二十大板,放回家。”

李绩一听,不以为然。

这是乱世啊,不是太平年代。对于闹事者听之任之,或者处罚太轻,容易形成破窗效应。

李绩问道:“一共抓到匪徒多少人?”

“十五人。为首的就是车厘子。”

“其余的人,都是什么身份?有没有盗匪参与?”

叶凡汇报说:“与官府的案底一一核对,没有发现有印记的可疑人员。”

李绩正要起身查阅叶凡呈上的报告,嗖!

一把尖刀从窗户飞进来,直插房内后堂的面板上。

叶凡吓得脸色突变,李绩一惊,深更半夜的这是谁这么大胆?

叶凡取下尖刀,刀尖上有一个纸团。

他取下纸团,展开后,交给李绩。

李绩仔细一看,上面用红字书写着:

“放人,瓦盖冰消;不放,刀不认人。”

纸上有一个鲜红的标记“野玫瑰。”

野玫瑰乃齐郡有名的帮会组织“小刀会”的首领,人称齐郡一枝花。

她名叫刘丽莎,她父亲刘元霸聚众成匪,已被齐郡官兵剿杀。

刘元霸被杀后,他的独养女刘丽莎,女承父业,纠集刘元霸残留势力,在韩信岭再度聚义。

刘丽莎年纪不大,只有十五岁年纪。

身高一米七零,长得眼含春水,眉露春山。

长脖颈,浑圆肩。

双峰傲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