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初来乍到1(1 / 5)

张小小他穿了!他来到这里已经三天了。这三天中他尝试回到原世界的办法,第一天,跳河,被隔壁的小王捕鱼时发现顺手救了回去;第二天,上山跳崖,被上山采药的隔壁小王发现又顺手救了回来;第三天,悬梁,啊,这次倒是没有被隔壁小王发现,只是那房梁不结实,只听轰一声,梁断了。。。

张小小:。。。

他躺地上不动弹,假装自己已死。。。

不多时,只听大门“啪”地一声被人用力推开,残破的院门发出令人牙酸的吱呀声,仿佛在抗议着来人的残暴,张小小侧头一看:好家伙,马上隔壁小王又又又会及时救了他!

张小小身上的房梁被隔壁小王移走,又在隔壁小王的搀扶下坐在屋里唯一一个完好的凳子上,深呼吸一口气缓缓吐出,无力的对着隔壁小王道谢。隔壁小王也叹气:“你说你干什么呢,不就是被兄嫂分家没分到家产吗?好歹还有个房子住遮风挡雨,你有手有脚的做什么不成?总寻死觅活的是什么个意思?”

张小小袭承了一些原身的零碎记忆,原身也叫张晓筱,今年十五岁,娘早早的就去世了,爹爹是个秀才,可惜三十多岁才考上的秀才,再考举人没考上,一年前也去世了,还有个兄长,可惜半月前兄长、嫂嫂和他分家了,分到的除了屁股下的完好凳子,还有一张小桌子和两个坏凳子,倒不是说兄长嫂嫂苛待,张小小翻过记忆发现,原身也是个童生,准备考取秀才,这纸墨笔砚都是一大笔开销,老秀才活着的时候从县里领取些俸禄,倒是八成用到原身的上书院上了,老秀才去世之后生活开支没了来处,原身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家里只能依靠兄长每日砍柴,捕猎去换些日用,勉强过日,嫂嫂身怀六甲,还要操劳家务与农活,想来也供应不了原身的一路科考费用,原身也是个死读书没脑子的,不但不能帮家里忙活,竟还与兄长嫂嫂发生争吵,说爹爹留了多少银钱,兄长嫂嫂苛待他,有钱不给他读书花销,气得原身嫂嫂差点小产,兄长也是心寒,请了里正,族老把家给分了。

分家的时候原身才知道家里有多穷,原来原身的爹也是个不善持家的,又多偏颇原身,家里的钱财都紧着原身开支,自己止步秀才,就把希望都寄托在小儿子身上,希冀能够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可惜张小小在零星的记忆中发现原身只知道死读书,背背八股文,解释其义倒是没有问题,让原身作文章就困难了,要么死搬硬套要么没有灵气,能考上童生已不容易,后面的秀才、举人甚至更进一步想也不用想了。。。想到这里,张小小心想原身能分到一个小院子已是兄长嫂嫂格外爱护了,虽然这个小院子很是破落。

分家之后,原身接受不了事实,生活方面又不通,去河边捕鱼时一头栽倒水里就这么没了,也就是这时候张小小过来了。要说张小小也是倒霉,有记忆以来就生活在福利院里,张小小的名字是院长张妈妈给起的,张妈妈在捡到他的时候看到他瘦瘦小小的,怕养活不了,就取了小小的名字,老人都信贱名好养活!张小小不止一次的庆幸,幸好没取张狗蛋或者张二牛这样的名字。福利院每年都有成功企业家捐赠,并有爱心助学金,所以福利院的生活还算可以,张小小从小就聪明伶俐,学习也是不错,一路靠着助学金考上了重点大学,本科毕业后,在全国五百强企业上班,工资待遇都不错,每月还会给院长张妈妈打些款,嘱咐她少些操劳,多休息。辛辛苦苦勤勤恳恳工作十年,终于买了一套七十多平的房子,好日子就要来了,拿到房产证那天想着接张妈妈一起来住,没想到路上竟然遇上车祸,记忆的最后是剧烈的疼痛和满鼻的血腥味。。。再睁开眼就已经躺河边上了,正当他满目茫然时,路过的隔壁小王就把他带回了这个小破院子。。。

生活不易,靓仔叹气。。。

话说这个隔壁小王全名叫王舒望,十六、七岁的样子,后来才知道比原身还小半岁,祖上也是出过举人、进士的,只是后来就落没了,虽然落没了,但据说他爹一直相信以后还会出大官,这不给他儿子取得名字也是书生气满满,只是没等到小王出人头地,他爹就一命呜呼了。。。从此小王就靠着捕鱼打猎维持生活,偶尔还能在山上挖到药材,卖与县里的药房也是个不错的进项,日子过得也还可以,毕竟一人吃饱,全家不愁。

思绪回来,耳边还是王舒望的叨叨声:“你兄长也是不容易,这么些年全靠他养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再过个把月你小侄儿也该出生了,总得也为他想想,你以后就跟我学打猎,日子总能过下去的吧啦吧啦。。。话说书院你是不准备去了吧?不是我说你那死读书的有啥用?古往今来那么多读书人,功成名就的有几个?总把学问当成简单的事情,会背几段书就算有学问了?你要是富奢人家公子哥我也不劝你了,有钱有时间给你造,你现在连养活自己都做不到,你说说你。。。。。”

张小小一把抓住他的手腕:“小王,你别念叨了,我知道了,你让我缓缓。”

王舒望意犹未尽地咂咂嘴,说:“你别叫我小王,喊我舒望。”“总归你兄长还是惦记着你的,我看见他给你端饭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