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军联系了父亲,最近一段时间他父亲在帮人处理一些工地上的事情,所以带着何姝芳直接到了他父亲工作的工地旁,约在了一个咖啡店里,张海军把给父母买的一些东西交给父亲:爸,这是小何给你们买的,等下你拿回家吧。他父亲觉得初次见面不好意思:这怎么可以,小何第一次来,应该是请你回家坐坐的,只是这两天工地上忙,走不开,怠慢了你。张海军说道:没事,她弟弟也是做工程预结算的,下工地是经常的,今天路过,所以过来看看。
一起坐了半个多小时,下午工地开工,张海军把他父亲送回了工地,回来接了何姝芳后马上回去了。何姝芳有点奇怪:特意开车两个小时,就这样走了?张海军笑道:这是前奏,是个铺垫,我爸见过了,回去肯定会跟我妈说的,那样他们就有心理准备了,到时你再去的时候就是闪亮登场了。。。。。。
海城的城市规划,把市中心的两个区,海北区和海安区合并成新的海安区,由此带来的影响是原来海北区的房价一路高涨,新闻里不是报道,有小夫妻去买房,一个多月拿着钱居然没有花掉还赚了五十万,张海军看到这个新闻时当做笑话看的,因为当时的他完全没有要买房的觉悟,但是随着近期的心境的改变,他慢慢的感觉到买房的必要。跟何姝芳商量了以后,开始何姝芳也不在意:你有吗?那么点钱在海城好点的房子还不够一个卫生间的。条件有限,只能着中环附件的老破小了,一些几十年前的老房子,五六十平米的都要三四百万让张海军很是无语,后来找了一个多星期,才看中了一个五十四平米的一房一厅的老房子,还有个阁楼,有三十平米的空间,虽然高了点,但是比起七八万一平米的房价,这个阁楼很是讨喜,所以约了晚上去跟房东签约,等了两个小时房东没有来,电话也没接,原来是在另一家房产中介在签协议了,这边吊着就是在跟另一家谈价格,现在谈成了就签了,谈不成再过来继续,张海军只能无语的抱怨一声不地道。既然市中心的房价高了,那就往外延伸,七月底的海城气温很高了,张海军每天顶着大太阳到处看房,最后一直延伸到近郊的城乡结合部,总价一样,面积大点,六十多平米,两室一厅,也是谈好后房东又要临时加价,中介还直言,要是早两三个月,起码还可以便宜二十万,张海军只能默默擦汗。
近郊不行再往外,去远郊吧,直接到郊区县城上看房了,看了十几套的二手房,还是总价不变,面积扩大到了九十平米,是两房两厅,但是空间还可以,如果愿意还可以隔成三房一厅的布局,这次比较顺利,价格谈好后付了十万的定金,签了大概意向,约了一周后签合同。一周后原房主也是如约到来完成合同,首付了百分之三十的首付款,贷款百分之六十,余下百分之十交房时给结清,买卖交易没有问题了,政策上出问题了,海城规定,本市户籍家庭可以购买两套房子,单身的只能买一套,而张海军之前跟他母亲有一套房子,产证上有张海军的名字,要再买房,就必须先把原来房产证上的名字去掉,把房子过户给他母亲,这样等于又要走一遍过户,签完合同二十个工作日,过户二十个工作日,做完这些在过户自己新买的房子,这些房产中介都是专业,里面的情况也都说明清楚了,原房主也没有意见。
当张海军拿着购房合同给何姝芳看的时候,她淡淡的说:我喜欢南北通透的大房子了,不过现在没钱,就先凑合一下吧。张海军无语,就这他也是拼了老命了。因为何姝芳户籍不在海城不能购房,加上香城已经有一套了,所以对张海军买房,产证写不写她的名字也无所谓。当一切手续都按照约定的流程进行时,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
有些事情事后看的话好像没有什么,但是在事情还没有发生或者刚刚发生的时候,总是让人感觉到不可思议,三月份的是海北区和海安区这市中心房价飙涨,四五月份中环附近开始上涨,六七月份近郊的房价上涨了,当时张海军没有什么感觉,因为他买的房子就在郊区的一个老小区,好几年都没有变动过,所以他不认为短短几个月会有什么变动。但是很多时候,不可能的事情就是这么不可思议的发生了。八月十日签的购房合同,到九月二十日的时候他们小区的房价疯了一样狂涨了百分之三十甚至百分之四十都有。中介电话联系说,如果可以就尽快一次性把钱支付了,他怕原房主会反悔,这里房价一月间涨疯了,但是个人急,体制内的急不来,等到所有手续下来的时候已经十一月了。原房主不出所料的反悔了,找了一大堆的理由不愿意过户了,因为已经有人愿意加价百分之三十以上接手了。
张海军无奈,跟人扯皮也没有意思,按照当时的购房协议上,如果买卖双方不愿意的继续完成合同交易的,违约的一方赔偿百分之二十的违约金和交易相关的手续费,原房东就算赔偿了张海军百分之二十的违约金和中介的手续费,他再卖个新的买家也要多赚几十万了,这样的抉择是人都会知道这样选择,当然,有严格契约精神的除外。虽然购房计划泡汤了,如果再另外找房子,周围的房价都已经上涨了,再往外挤出了海城的范围了,如果退出海城买房的话,那还不如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