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边怎么就闹起来了,村长惊讶,杜二伯和大勇也诧异。

“我就是听到周家的丫鬟说,周家大小姐要嫁到京城去,但是南边都闹起来了,不知道京城怎么样。”杜茹也想不到这个闹起来是不是自己理解的那个闹起来。

“闹起来了,那就不是小闹,小闹不会传到府城这边。”村长一辈子到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县衙,府城也没来过,但是总知道闹起来代表了什么。

“村长,城中没有赈济灾民的意思,一路上这么多灾荒的地方,城中一点没有。”这才是最奇怪的地方,人人说知府大人好,但是知府大人仿佛看不见灾民一样。

“没有赈济灾民。”村长转圈圈想着,到底是有什么事情。

“要不我们先不进城?”这当然是村民不进城,再等等,总不会只有陆家村陈家村两村的灾民。

好在村民手上还有粮食,索性就找了一个更远一点的地方,村人就这么先待下来。

第二日一早,陆二伯又带上陆小叔,大勇和陆茹进城去周家干活,干活走的就是角门了。

和管事的说了情况,陆小叔也就跟着干活了。

没多久,就有个小丫头来叫杜茹,杜茹跟杜二伯说了一声,就和小丫头去了。

进了周家内院的院落,二小姐的丫鬟带自己进了屋子,就知道是周家二小姐找自己了。

“二小姐。”在周家做工就按照周家的情况走。

“听说昨天是你救了我?”二小姐很惊讶是个瘦瘦的小子,知道是个丫头,没想到装小子这么像。

“夫人已经给了酬金。”

“我知道,娘肯定给了酬金。”二小姐有点恹恹的样子。

二小姐又说起来,“那是我表姐,突然推我下水。”

杜茹看着二小姐却是一句话讲不出来,这种大宅院里面的斗争自己从来是不懂的,发生在故事里和发生在眼前,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感受。

“二小姐,府城有什么新鲜事?”杜茹想可能二小姐说不定会知道一些府城的事情。

“新鲜事?”二小姐青青被这三个字弄迷糊了。

“现在外面很多灾民,但是在城里好像看不到。”这是杜茹觉得奇怪的事情。

“这个啊,知府大人不想看到灾民,就一个都看不到了。”说起来青青的脸上还带着一点点讥讽的表情。

“难道就不赈灾?饿死的灾民很多。”从有灾难就会从四面八方援救的人来说,没有人赈灾这个事情太奇怪了,就这样放任灾民饿死病死,到了冬日里冻死的人也会很多。

“灾民,哼,只有考了科举的读书人才是政绩。”显然青青知道的不少。

“二小姐,不知道现在是何年何月,咱们朝代是第几任皇帝了,你知道我们这种乡野小民不知道这些的。”杜茹想更多的了解一些关于这个朝代的信息,才能找到损害最小的一条路,虽然现在是逃荒。

“咱们江朝成立百年,现在是第六任皇帝,在位已经超过十年,太子殿下也早早的成婚了。”显然周家确实和京城有点联系,最起码京城的事情是知道一些的。

杜茹凑到小姐身边,悄悄的问了一句,“陛下的龙体如何?”

青青就有点惊讶杜茹居然问到了这个,“你怎么想问这个事情?”

“我听到街上有人说南边已经乱了起来,是不是有人知道点什么,才会乱起来。”至于杜茹猜的对不对,自己也不敢确定,只能是从知府这个态度来讲,京城可能有事情。

“你是说?”青青忽然就想到了什么?

“我也只是猜测,这些事情和消息也不是我能知道的。”杜茹如是说。

这些当然不是小娘子能谈论的事情,青青也觉得再说些表姐的事情无聊,就让杜茹回去干活了。

杜茹走了,青青好像想到什么,就去了娘亲周夫人的房间。

“娘,”青青如同杜茹一样,悄悄的趴到周夫人的耳边说,“陛下的龙体是不是?”

“你这孩子,瞎说什么,这是你能说的?”周夫人觉得青青越来越不像话了。

“娘,你说是不是吗?”青青摇着周夫人的手臂,想要得到周夫人的回答。

“你要是没事,就去看你姐姐绣嫁妆。”周夫人并不想女儿知道其他的东西。

“那董书云呢?”青青很生气,娘好像并没有对董书云有什么惩罚。

“我会把她送回你舅舅家的,你去找你姐姐吧。”

周青青不情不愿的走了。

到了傍晚的时候,周夫人和周官人说起来,青青怎么想到问这个事情。

“这么说起来,好像还真有点这个意思,青青怎么想起来问这个?”周官人对小女儿提出问题的动机很感兴趣。

“她懂什么?还不是瞎说的。”周夫人一向觉得小女儿调皮。

“你歇着,我出门去看看。”至于去看什么就只有周官人知道了。

周官人这个人,能在府城有一分之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