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姐弟夜话(1 / 2)

“那时父亲的遗体才刚入京,所有人都告诉母亲,父亲于战场上出了意外,不治身亡。”

“可是我就是不信。”慕寄渊轻声说着,“我就是不相信,那么英明神武的父亲,会死得这么突然。”

“我总是闹着要为父亲报仇,哪怕我无凭无据,我也坚信,父亲的死绝不简单。可母亲几番劝说无果,一向温柔的她,却甩了我一个巴掌。”

“母亲问我,若是报仇,会搭上慕氏全族的性命,会搭上父亲的镇北军,我该当如何?”

“我便忽然醒了。”寄渊笑着看着听得认真的月融,“比起为仇怨付出更多不可控的代价,我更希望母亲、长姐还有妹妹安然无恙。”

月融替寄渊将披着的衣服拉紧了些,免得着凉:“既然这样,回京不是更好么?无论如何,一家人总能在一起。”

“以前我也是这样想的呢。”寄渊点头,忽得又摇摇头,“可庸碌一生,未必就能得来想要的平安与团聚。”

“就如同你,可以被皇上随意指人,往后晴融,怕也逃不过被摆弄的命运。”

语出惊人,月融从未想到,寄渊这样年幼的孩子,会看得这样通透。可打眼看见他坚毅的眼神,她又忽然意识到,他似乎已长大了。

他只比自己小五岁,他只比自己矮半个头,他早已不是她印象中那个只敢缩在廊下,怯懦的小孩子了。

“所以我那时便想,定要做出一番名堂来,好叫旁人再不敢轻视我慕氏,不敢将我慕氏中人视为权谋砝码。”

“那时我的办法,是好生读书,来年去应春试,去朝堂里谋一片天地。可后来,长姐与母亲说起从军一事,我便觉得,没有比从军更好的方法了。”

“便是官拜丞相,仍要仰他人之鼻息,时刻忧心头上的屠刀。”寄渊忽得一笑,眼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屠刀只有握在自己手上,才算是真正的平安顺遂。”

恍惚间,月融似乎从中瞧见了意气与野心。

她倒是从未想到,原本怯懦的小娃娃会长成这般有宏图大志的模样。或许他从来都是这样,只是她自以为是,觉着他一直都是怯懦的模样。

她忽然觉得,她的弟弟有些陌生了。

“到那时,谁都不敢拿捏我们。”寄渊感受到了她的沉默,又是一副平日里跳脱的模样,“届时便是姐姐想换个郎君,也没什么不行。”

“诶?”月融一愣,忽觉着好笑,一时不忍便笑出声来,“你小子,想什么呢?”

“定下的事,哪儿能说变就变?”月融脸颊有些淡淡的红晕,忽得想起什么,复又问道,“你昨日还在叫人家姐夫呢,今日怎么就变主意了?”

“我那是看你喜欢,他又是真的在关心你,才这般叫他两声的。”寄渊撇了嘴,“他迟早有一天会回北涯的,你若嫁他,便也要同去,我可不舍你一个人呆在异国他乡,若有什么事,都没个照应。”

“再说了,婚姻之事,得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亲若是在世,肯定不乐意你嫁过去。母亲虽然不吭声,却也是舍不得你远嫁的。”

“他也没寻个媒人来提亲,我可不认这事儿已定下了。”寄渊颇有些自得,“总归这世上又不止他一人对你好,我看这营里的裘统领就好得很,有本事又有婚约......”

“说什么呢?”月融断了他话头,“过这么多年,没边儿的事儿,不许瞎说!”

“行吧行吧。”寄渊全然不当一回事,“反正时日还长,世上男子也多,姐姐可以不着急,慢慢挑着便是。”

“便是挑不出也不怕。”寄渊嘿嘿一笑,“大不了一辈子不嫁人,弟弟我便养你一辈子,绝对没人敢说三道四。”

“你可盼我点儿好吧。”月融被他的“胡言乱语”气笑了,“我要是不嫁人,岂不耽误了你娶亲?”

寄渊满不在乎地回话:“那我也不娶便是,咱们一家人永远在一起,比什么都好。”

少年心性,虽说跳脱,却足见其中纯净真挚。月融忽得不想反驳了,不想用所谓世俗规矩去打破他澄澈的心。

如果澄澈的心迟早有一天会染上污泥,那她希望,这一天能来得慢些。

“寄渊,既然决定了,便好生在军中奋进,勿要荒废了时光。”月融沉了面色,“只有如此,才算有本事护全家团聚。”

“团聚”二字咬得极重,寄渊眸光一闪,忽得开口:“长姐,你是说......”

举家出京,北上随京。

如此,便再无家眷于京中为人掣肘,那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将那屠刀握于自己手上。

月融不语,只微微点头。

那于永州揭榜应征的男子自称慕枢,携了十来随从请入山寻蛊,别无所求,却单单只要云栖同行。

这所谓“慕枢”,自然是从幽州一路赶来的晏云枢。“晏”乃北涯国姓,总不好张扬于世,他心下思索,便只有月融一人。

这一个小小名字,倒像是二人相隔千里的一丝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