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皇后的话说的很有道理,上位者,可以有威严以慑臣下,但不能让臣子离心离德。
所以刘睿需要找一个机会,一个与朝廷百官冰释前嫌的机会。
毕竟现在刘睿上朝,除了凉国公马超有一搭没一搭的和他聊聊,其他人,恨不得离自己远远的。
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佳节,天子于庆华宫设宴,宴请百官共庆佳节,正在班师回朝的诸葛亮,因为行军的速度不快,所以他也早早的加急将一些南中进贡的物品送至京城。
宴会几案上摆放的蘑菇等菌类,金杯,银杯便是南中的贡品。
刘禅之所以大摆宴席,一是为了庆贺中秋佳节,二也是为了帮助太子和百官冰释前嫌。
用筷子夹了一筷子几案上的菌子,放在嘴巴里咯吱咯吱的嚼了一通,便趁人不注意便默默地吐了出来,菌子微涩,根本嚼不动。
诸葛亮快马加鞭,送来了南中的新鲜时蔬,可惜却没有顺带着没有将南中的厨子也送到成都来。
所以皇宫的御厨们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按照丞相写的食用方法自作主张的烹饪,做出来的菌子就像没煮熟的样子。
撕……
一想起误食云南菌子的后果,环顾四周,刘睿赶紧回忆着解决办法。
要是这么多人同时中毒,啧啧,那就太有画面感了。
不过可惜,刘睿的记忆里,并没有误食菌子的解决办法,所以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别出现什么大问题。
殿中莺歌燕舞,丝竹管弦之乐不绝于耳,不得不说,这帮舞姬确实跳的不错,刘睿看见自己那几个久在军中的部将,例如向宠都已经拍手称快,而一向谨慎的马岱,也痴痴的看着舞姬面红耳赤。
饮了一杯酒水,刘睿便向身后的马谡使了一个眼色,马谡立刻明白了太子的意思,于是起身整理好衣冠便离开了席位。
刘禅跪坐于主席上,面带笑容的轻拍着大腿,看着舞女那翩翩起舞的姿态。
而看见马谡跪拜在地后,赶紧收起来他这副模样。
马谡恭敬的给坐在主位皇帝行了个大礼。
“臣东宫长史马谡参见陛下。”
“爱卿平身。”刘禅摆摆手说道。
刘禅一开口,正在翩翩起舞的舞姬立刻停了下来,被强行打断兴致的百官也将目光聚集在了马谡身上。
“臣受太子殿下之托,离开江油时购买了上等碧螺春茶饼五百枚,用于中秋佳节作为太子殿下所赠百官之礼品,望陛下允准。”
送礼,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往内容。
而中国人一向崇尚礼尚往来。
《礼记.曲礼上》曰:“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馈赠,是与其他一系列礼仪活动一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没有人不喜欢礼物,史书中曾有因礼物送得不及时或不周到而引发战争的记载。
春秋时期,因楚国没有按时向周天子送一车茅草,从而引发了中原各国联盟大举伐楚的战争。
而这些朝中大臣,如果你过节送他们一贯钱,他会非常恼怒的把钱扔你脸上并说一句:去你妈的。
而送他们茶饼呢,他们会非常乐意接受这份礼物,毕竟是太子亲自挑选的礼物,这也让他们感觉非常的有面子。
“爱卿所言,朕准了。”能送几个茶叶就把这些官员应付好,刘禅怎么能不欣慰呢。
听着刘禅应准的话,刘睿端起酒杯,环顾四周说道:
“江油产新茶,今年的碧螺春因为雨水充沛,采摘及时,所以茶香比以往之茶更为浓郁,所以上品者被命名为“雀舌”,本宫采购“雀舌”,用来中秋佳节送给大家。”
“诸君乃我大汉之肱骨良臣,所以本宫对诸君深表敬意,中秋佳节,还望诸君能享受此等良辰美景。”
“接着奏乐,接着舞。”刘睿一摆手,示意可以继续宴会了。
刘睿的这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语,将朝中诸大臣听的非常开心,毕竟,谁不喜欢被人惦记呢?
“谢谢太子殿下。”
“谢谢太子殿下!”
听到了刘睿的一番话语,百官纷纷起身恭敬的拱手道谢。
一个小小的礼物,便拉进来刘睿与百官心理上的距离。
然后在刘睿点名遥敬的几下后,终于,太子与百官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小了。
“太子殿下,早就听闻您才华横溢,今日高朋满座,您能否即兴赋诗一首,也让我们大家见识一下。”一个侍郎说道。
听见有人这么说,其他人立刻起哄了起来,毕竟这个事情本来就很有意思,到了最后,连马谡都在一旁拍手鼓掌。
看着大家热情如此高涨,刘睿也不好让别人没面子,挥挥手让宫中安静下来,沉思片刻,刘睿起身走到了中间的地方。
先向刘禅行了个礼,然后手持一酒杯,缓缓的踱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