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成装候良辰(1 / 2)

大汉书 曦白 2717 字 2023-03-14

清晨,成都的南门,禁军司的卫戍士卒们照常开城门,开始一天的当值。

自从成都安稳下来以后,直属皇帝的禁军司扩充人员,并且一系列的官职名称皆太子所提出,并且记录在册中,当做常备官职。

对于一个官员来说,常备官职可以有自己清晰的认识,也可以明确责任,从而使权利清晰明确,更有利于大汉朝政的清明。

自从太子震慑朝堂以后,百官们瞬间感觉自己有了事情可干,就连新组建的禁军司士卒也是如此。

每日勤勤恳恳的当值,甚至连在城门站岗当值都特别精神,这就是太子的威慑力。

南城门的远处,一匹快马正向城门方向赶来,士卒们看清来人后,立刻强行将城门口为数不多的百姓驱散开来,开辟出一条道路来。

因为来者是军马,军马出行,必是紧急军情需要及时上报,马匹是不能停歇的,一旦与路人相撞,必定会耽搁军情,严重者,甚至会让朝廷对前方军情做出错误的判断。

所以,及时开辟出一条通道是非常有必要的。

军马疾驰过城门,立刻边走边大喊:

“捷报!捷报!捷报!”

“南中大捷,南中大捷!”

快马一路在京城内疾走,洪亮的声音,吸引来了本来就因为之前的事情,而畏畏缩缩不敢上街的百姓。

“朝廷在南中打就个大胜仗啊?”

“是的,我听卖豆腐的老王头说的,听他说是我们的诸葛丞相领兵的呢,你不想想,诸葛丞相用兵如神,区区南中算什么呢?”

“哎呀,你听卖豆腐的老王头说的?老王头还说自己见过皇宫里的皇帝老爷还有太子老爷呢。”

“我也听说了,听说太子老爷是个矮个子的。”

(刘睿:真的是会被气到。)

皇宫门外,护卫宫门的禁军已经将军马上的士卒抬下去休息,然后手里的战报被禁军带着立刻送进宫中,传至中常侍黄皓手中。

黄皓手持圣旨,不过一时间并没有立刻进门禀告皇帝,而是派自己一个心腹,立刻快跑去武昭宫中,将捷报传来的消息告诉给太子。

不得不说,黄皓长了八百个心眼子,在上次的事件中,太子殿下力压群臣,横扫落叶的样子,让黄皓原本怨恨的心早就结束!

并且还在心里偷偷埋怨,为什么不好好跪舔太子呢,好好跪舔太子,自己这富贵又能延续了。

所以,黄皓现在在尽力弥补这一点,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的做到跪舔太子。

慢慢的走近宫内,确保太子应该很快会来,黄皓立刻装成一副激动的模样。

“陛下,陛下,老奴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大喜呀陛下,南中大捷,丞相大获全胜了呀!”黄皓跪在刘禅的面前,谄媚的说道。

嗯哼?刘禅也是带着激动之色,立刻将黄皓手中的奏章拿过来打开。

奏章上写的名字为“臣亮呈陛下南中之战所奏”。

“臣亮于滇池遥祝陛下万安安,亮自僰道分兵以来,幸得陛下之德佑,大汉之威,所过之地,南人皆望风披靡,溃不成军。”

“臣闻雍闿遣孟获游说各夷部酋长叟曰:“官欲得鸟狗三百头、膺前尽黑,螨脑三?,断(斲)木构三丈者三千枚,汝能得不?”,获此言出,蛮夷皆愤而叛汉。陛下听此荒谬事耶?”

“亮闻此,谨遵太子之策,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以僰道为大军之根本,步步为营,稳扎稳打,赖吾皇之德,所战皆胜。”

“大汉之天兵,陛下之仁厚,致使南人思变,叛军内乱,越嶲郡高定所属杀雍闿,孟获部,因此停滞不前,叛军四散,臣思敌不可全歼,故率部先攻高定,高定不敌,退邛都。”

“臣率部急程,破邛都。高定所部不降,臣深知慈不掌兵,义不掌财,故而全歼其所部,定战死,臣深感其勇,故而下令安葬。”

“孟获,夷人之德高望重者,臣闻获深得夷人信服,欲降服此人为我大汉之臣,故臣以太子所言心战为上之策,五月渡泸,深入南夷不毛之地。”

“与获战,臣七擒七纵,获深感吾大汉之威,故而愿降。臣情请陛下封获为云南太守,以夷制夷人,方为我大汉安定南中之策也。”

“南中之地物产丰富,有金、银、丹、漆、耕牛、战马等,臣归后献于陛下,以资我大汉之北伐!”

“当今时逢乱世,臣恳请陛下亲贤恶(wu)佞,太子贤德,愿陛下可听之信之,则汉室可兴隆矣!”

“臣作此奏时,立于滇池之畔,俯身轻抚滇池之水,满心欢喜,此乃我大汉之壮丽河山也!故有感而发,欲归之向陛下讲滇池之景,陛下可愿听耶?”

“臣亮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辅佐陛下重归旧都,中兴大汉,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今远离陛下,不胜思念,臣亮立于滇池之畔,遥祝陛下万安!”

偏殿里,在中常侍黄皓声情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