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百里箫(1 / 2)

今日是南国使臣百里箫抵达大梁的日子。

南国与大梁三十多年前便是盟国,两国国力相当,南国矿产丰富,大梁则兵马略强,南国这种矿藏丰富的国家人人垂涎,故而只能寻求大梁这样实力强大的国家予以庇护,为加强合作,大梁与南国每三年便要联姻一次,百里箫此次出使便是这个目的。

百里箫是南国皇帝百里铮的第二子,性情放荡不羁,平日无心政事为百里铮所不喜,故而如今接了这么个出使的差事。

但因其长相俊美,明眸皓齿所到之处却留了一屁股的风流债。

坊间传闻这百里箫招蜂引蝶的本事无人可挡,上至刚过及笄的少女,下至八旬老妇都难逃他的招惹,传闻曾有一八旬老妇在南国公开示爱百里箫,只因百里箫曾救护于她,便对他情根深种,数次当街示爱,最后百里铮看不下去了,下令将那老妇强行流放蛮荒,并下令严密封锁消息,此事才算作罢。

但百里箫的这则趣闻也是传遍了大街小巷,已经成为南国百姓茶余饭后的一则笑谈。

今晨,司徒崇命长孙珩及其副将熊将军代表大梁率领御林军出城三十里迎接使臣队伍。

长孙珩带着一众人马,足足等了两个时辰,才看见百里箫的队伍慢悠悠的出现在视线里,为首的漆红色宽大马车极为奢华,马车周围跟着八个身行娇美的丫鬟,三匹墨色高头大马并列而行,占满了整个官道。

百里箫慵懒的卧在熊皮铺就的柔软马车里,手拿折扇微微掀了下窗帘,身边的侍女红袖被阳光刺到,眯了眯眸子。

“主子,三公主在后面的马车里已经捆了两个时辰了,是不是叫人去看看”。

百里箫晃了晃手里的折扇,朝着红袖抛了个明晃晃的媚眼,“不用理她,绑几个时辰死不了,也不知闹个什么劲,父皇钦定她来联姻,本皇子能有什么办法”。

“可是……主子”。红袖刚要张口求情就被百里箫抬手打断,

“红袖,莫要妇人之仁,大梁和南国的联姻绝不能出差错,于本皇子日后的大计不利”。说罢便不再搭理她,闭目养神起来。

突然,马车外传来侍卫通报的声音,“报!二皇子,大梁的长孙珩将军正在三里之外带兵迎接咱们,不知是否需要加快行进速度”?

“不必,正常行进即可”。

侍卫抱拳领命而去。

一行人就这样慢慢悠悠的晃到了长孙珩和熊副将的面前。

司徒崇则带着文武百官在朝圣殿等待着使臣朝拜,朝拜过后则是举办了隆重的宴会以示亲厚。

宴会上,长孙无忧身着一袭石榴红长裙,戴着郑重的六合金凤冠和司徒崇并肩坐在宴会主座。

百里箫从开始入座便注意到了长孙无忧,只见她眉眼明丽,气度出尘,入宫两年有余的她早已退去了曾经的稚嫩,如今是生得好好的一幅清雅面庞,仅仅往那一坐便是如一幅赏心悦目的美人图一般,令人心驰神往。

百里箫见宴会气氛热烈,起身朝着崇帝和长孙无忧的方向举着酒杯,一行十余个使臣也跟着端起了酒杯,“尊敬的大梁皇帝,百里箫在南国时便听闻您娶了新后,今日一见皇后娘娘果然气度不凡,为女子表率,百里箫在此恭祝陛下和皇后娘娘恩爱白头,福寿绵长”。

司徒崇看了看旁边的长孙无忧,摸着她的玉手,开怀大笑,“哈哈哈,寡人亲自选的皇后自然是最好的,封后那日你父皇还差人送来了你们南国特有的紫色夜明珠,当真是极美,二皇子,愿大梁与南国友谊长存,来来来,喝酒”!说罢举杯一饮而尽。

长孙无忧则抬眼多打量了百里箫几眼,却恰好与他的视线对在了一处,百里箫眯了眯眼睛,两人又各自匆忙的移开了视线,前世百里箫有意拉拢长孙丞相,曾偷偷传信丞相府,只是不知中间出了什么差错,这信最后到了崇帝手里,他怀恨在心,在南国皇帝去世以后,助其暴虐的大皇子登基为帝,百里箫则被新帝长久幽禁,落了个英年早逝的结局。

长孙无忧略带遗憾摇了摇头,想起前世总有些唏嘘,朱唇抿了一口手边的热茶,心里盘算的却是如何给长孙一族留个退路,崇帝昏庸,难免不会如上一世一般受人挑唆,若这一世长孙一族扶持百里箫登基为帝,南国倒也是个不错的栖身之所,只是不知这百里箫到底值不值得她冒一冒风险。

只见她弯着唇眸子亮了亮,举起茶杯,朝着百里箫的方向,“素闻二皇子才情出众,棋艺无双,恰好本宫近日也在专研此技,不知明日可否讨教一二”。

俗话说棋艺看谋略,正如帝王指点江山一般,长孙无忧此番不过是为了对百里箫试探一二,毕竟前世,她对他所知甚少,是否值得扶持,还有待商榷。

百里箫看着长孙无忧一脸的兴致盎然,他谦卑的拱了下手,“皇后娘娘既然有此雅兴,本皇子明日自当奉陪”。

只见他又朝着崇帝拱了拱手,“陛下,百里箫此行出使大梁,是为南国与大梁永结秦晋之好而来,我父皇欲将他视若明珠的三公主送入后宫为妃,为大梁开枝散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