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伯,你怎么不去村长家住呢。”
莫小井可不想跟大爷爷睡同一屋子,那呼噜声是越来越大了。
“这里就很好了,我家主子吩咐陪同莫公子一起。”
“哎呀,叫我小井就行了,你怎么又客气上了。”
“习惯了,还是叫莫公子的好。”
昨夜飞鸽回去,天没亮就收到主子的回信。
信里只说静观其变。
以多年来对主子的了解,这朝阳村的向日葵很受主子关注,他曾经陪着老主子四处走访,这东西是近些年才有的。
从何而来,没人知,可那莫小井一张口就说是外来物种,语气极其平静。
也不知是敌是友。
独占一屋是没戏了,莫小井就不再纠结了,只是看到顺伯那几摞空白的账目本,好心动的感觉。
“顺伯,你这本子,还挺多的。”
心里加一句,送他一本呗。
“不多,怕是不够用的,年纪大了,有很多事都要记下来才行。”
“顺伯,你这两张被子不错呀,这么软和。”
“年纪大了,到了晚上就怕冷,多得主子照拂。”
莫小井抹一把脸,真想用脚趾抠出一个坑来,钻进去,丢人,不就是纸么,不就是棉被的,他一点都不羡慕。
“莫公子,老奴整理好,可以出门了。”
傻笑几声道,“呵呵呵,好,那就……走呗。”
吃完早饭,还是粥水野菜的,莫小井就带着顺伯认真的逛一遍朝阳村,把自己未来的发展规划详细说明。
“莫公子,为何要改善农村、什么创新……环境?”
顺伯听不太懂他说的话,就感觉挺唬人的。
“这个叫改善农村创新创业环境,村民们要想富足,那这个村子必须要有创业条件,而不是简单的自耕自种,自给自足。 ”
"你想想,亩产才二三十斤,这粮交上去,百姓吃什么,还有人口税呢,一天到晚都在地里头忙,哪有时间去挣其他钱。"
“而且你看,这田是在坡上,如果半个月不下雨,这收成就更少了,你看看这些人,一个个的,黑成煤球,天天干那么累,到头来,还欠税,这日子还有什么活路可言。”
“我的想法是,打造我们村的独特产品,在村子里形成一个加工业,大家干活还能有钱收有饭吃,还能提高冒州的知名度,一个村富了,旁边的村也带动富起来。”
“村民富了,好处是什么,吃得饱饭,交得起税,看得起病,人人乐而知足,天下太平,那当今的新王就少操多少心呀。”
“你……”,顺伯瞪大眼,不就是一个村的发展么,怎么还能扯到陛下。
“我怎么了?”
莫小井觉得他说得挺对吧,这可是现代农村发展战略的法子,经过千锤百炼的。
“没什么,说得好,莫公子继续说。”
顺伯打起十二分精神,生怕漏听那一点。
莫小井想想了,“然后、然后就是……旅游业。”
“顺伯肯定去过不少好地方的,只有风景好,才有更多名人富人愿意来游玩,你看,这一大片的向日葵,是不是很美,很有希望的感觉,一来到这里,是不是所有就烦心事都会遗忘。”
“有人来这里玩,就要吃饭,去哪吃,肯定村子里吃呀,这时,就可以发展民宿,在村子开办一个外来人住的馆子,或者居住在村民家中,品尝本地特色,一对一向导服务,享受冒州朝阳村民俗风情。”
“而且,还能推动消费,大老远来一趟,肯定要带一些土特产回去呀。”
“……”
从村头晃到山腰,顺伯听完莫小井对朝阳村的发展规划后,叹为观止,眼里的欣赏不再遮掩。
“莫公子,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好想法,为民不为已,我听着,莫公子说的这些主意很有意思,我会如实禀报我家主子的。”
“那小井代表朝阳村在此多谢顺伯。”
顺伯看他这般谦虚的态度,眼里欣赏的意味越加明显。
“莫公子看着不大吧。”
“呃,还好,八月过了生辰,已经十四了。”
老一岁,个子还是很捉急。
“嗯,小我家主子三岁,倒是很合适。”
“啊?什么意思。”
莫小井立马警惕起来。
什么叫合适,他可是男的、男的、男的,虽说不算丑,但他黑成这样……
“呵呵,我看莫公子很是机灵,主意也多,在我家主子麾下,定能成就一番大事。”
莫小井一听,切,谁要做奴才呀,他可是有正经要干的人。
“哈哈哈哈,顺伯真会开玩笑,我这都是馊注意,上不得台面。”
顺伯已经他是在谦虚,“有理有据的,怎么是馊注意,莫公子谦虚了。”
“别,顺伯,我就在朝阳村呆,哪也不想去。”